中国大学mooc小儿推拿学慕课答案大全-凯发k8天生赢家

医学类题库 5207
第一章 概述

1.1 小儿推拿知要单元测验

1、小儿推拿尤其适用于( )小儿
    a、3周岁以内
    b、6周岁以内
    c、12周岁以内
    d、18周岁以内

2、以下操作次序错误的是( )
    a、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
    b、且一般先主穴,后配穴
    c、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
    d、先上肢,次下肢,再头面,后胸腹腰背

3、以下选项中对推拿的操作时间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患儿年龄越大,操作的时间越短
    b、一般每次操作时间大约20分钟
    c、一般患儿年龄越小,操作的时间越长
    d、当某个穴位作为主穴运用时,操作时间较短

4、哪些物品可做为小儿推拿的介质( )
    a、油脂类如芝麻油、猪油、凡士林
    b、粉末类如滑石粉、爽身粉
    c、汁类如葱姜汁、蛋清,以及薄荷水
    d、其他三项均可

5、小儿推拿适用于( )
    a、局部出血或出血倾向
    b、局部感染处
    c、过敏性鼻炎
    d、皮肤破损处

1.2 小儿年龄解剖学特征单元测验

1、关于小儿的胃容量,以下错误的是( )
    a、新生儿的胃容量约为40ml
    b、出生后3到4天后约为45m
    c、出生后10天约为8oml
    d、1岁时约为200到250ml

2、一般( )后适合添加淀粉类食物
    a、1-2个月后
    b、2-3个月后
    c、4-5个月后
    d、5-6个月后

3、关于小儿呼吸系统,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婴幼儿鼻泪管比较短,开口于目内眦,瓣膜发育不良,上呼吸道感染时容易合并结膜炎。
    b、咽部淋巴结、扁桃体、腺样体在幼儿期发育较快,4到5岁时发育达到高峰,20岁开始退化。
    c、婴儿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所以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应积极治疗周围器官的疾病,防止传变。
    d、小儿喉部呈漏斗形,较成人狭窄且长,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炎症时易于水肿,出现喉梗阻。

4、关于小儿骨骼系统,以下错误的是( )
    a、较之成人,小儿骨骼柔软、富于弹性、韧性好,不易骨折
    b、幼儿时期学走路时需要成人看护,防止跌跤
    c、小儿骨折愈合时间比成人长
    d、儿童骨关节受损后小儿推拿治疗或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5、关于小儿视觉的认识,以下错误的是( )
    a、出生后2天开始按物体远近调节视距
    b、3个月改变视线,双眼辐合
    c、4个月时辨色能力接近成人水平
    d、2个月开始按物体远近调节视距

第二章 常用穴位

2.1上肢部穴位1单元测验

1、五经穴居于五指末节的螺纹面,其中脾经居于( )螺纹面
    a、食指
    b、大拇指
    c、小指
    d、中指
    e、无名指

2、( )是治疗一切汗证的最佳穴位
    a、肾顶
    b、左端正
    c、右端正
    d、总筋

3、以下关于板门穴,错误的是( )
    a、位于手掌大鱼际的平面,或手掌大鱼际平面的中点上
    b、位于手掌小鱼际的平面,或手掌小鱼际平面的中点上
    c、板门推向横纹用于止泻
    d、横纹推向板门用于止吐

4、关于二扇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食、中指交界处为一扇门,中指与无名指交界处为二扇门
    b、可以一手食、中两指分开,置于患儿的二扇门处,揉之
    c、可以两拇指端掐入二扇门,掐3揉1
    d、掐、揉二扇门能够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e、其余几项均正确

5、六腑位于( )
    a、前臂的尺侧缘,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条直线
    b、前臂的桡侧,从阳池到曲池成一直线
    c、位于手掌大鱼际的平面,或手掌大鱼际平面的中点上
    d、位于手掌小鱼际的平面,或手掌小鱼际平面的中点上

2.2上肢部穴位2单元测验

1、三关位于( )
    a、前臂的内侧正中,从总筋到曲泽成一条直线
    b、前臂的尺侧缘,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条直线
    c、前臂的桡侧,从阳池到曲池成一直线
    d、掌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2、内八卦位于( )
    a、以内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2/3为半径所画的圆
    b、以外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2/3为半径所画的圆
    c、以内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1/3为半径所画的圆
    d、以外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1/3为半径所画的圆

3、下列关于四横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穴掐之能退热除烦,散淤结
    b、本穴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c、临床上多用于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
    d、其余选项均正确

4、关于内八卦的操作,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多用运法
    b、古有离位不运之说,故常用左手的拇指盖住离位,右手运至中指根从左手的指甲背上滑过,以免动心火
    c、顺运可行气消积、化痰平喘,用于胸闷、腹胀咳嗽、气喘厌食
    d、逆运可降逆,用于呕吐
    e、其余选项均正确

5、二扇门位于( )
    a、小指尺侧
    b、掌背无名指根两侧凹陷中
    c、掌背食指根两侧凹陷中
    d、掌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2.3头面部穴位单元测验

1、关于天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天门为点状穴
    b、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c、从天门推到囟门称大开天门
    d、从两眉正中推向前发际称开天门

2、关于太阳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
    b、运太阳,向眼方向为补
    c、运太阳,向耳方向为泻
    d、揉太阳主要用于外感风寒
    e、其余几项均正确

3、前囟在出生后( )个月闭合
    a、1.5-3
    b、6-12
    c、10-16
    d、12-18

4、古时治疗惊风要穴指的是 ( )
    a、人中
    b、坎宫
    c、印堂
    d、太阳

5、关于望诊山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山根处饱满为气血充足
    b、山根处色青为肝旺,即“肝有余”的症状
    c、山根处如见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d、山根处饱满为气血不足

2.4颈项部、胸腹部穴位单元测验

1、天突穴的定位是( )
    a、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处
    b、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下1寸
    c、于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取穴
    d、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下列穴位中属于线状穴位的是( )
    a、天柱骨
    b、大椎穴
    c、肩井
    d、璇玑

3、分推膻中的具体操作是下列哪一项( )
    a、中指揉膻中
    b、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又称开胸
    c、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
    d、用食、中、无名指沿胸骨上下摩擦

4、下列穴位中哪一项属于“气之会穴”,并能治疗胸闷、咳喘、吐逆( )
    a、百会
    b、膻中
    c、气海
    d、神阙

5、拿风池可以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为了加强其发汗解表之力,可以同时配合下列哪些操作( )
    a、推攒竹,掐揉二扇门
    b、推、刮天柱骨
    c、点、拿肩井
    d、开璇玑

2.5腰背部及下肢穴位单元测验

1、涌泉位于 ( )
    a、足底第1、2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b、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c、足底第3、4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d、足底第4、5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2、推上七节骨的功效是 ( )
    a、温阳固涩止泻
    b、泻热导滞通便
    c、强腰脊
    d、调理二便

3、下面为推箕门功效的是( )
    a、疏通经络
    b、清热凉血
    c、清热利尿
    d、解表清里

4、化痰要穴指的是 ( )
    a、承山
    b、合谷
    c、委中
    d、丰隆

5、关于龟尾说法错误的是( )
    a、龟尾即尾椎骨末端
    b、位于腰部
    c、临床多取长强,也即尾骨端下的凹陷取穴
    d、用于各种腹泻

第三章 常用手法

3.1单式手法(一)

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
    a、轻快
    b、柔和
    c、平稳、着实
    d、其余几项均是

2、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 )
    a、头面部
    b、胸腹部
    c、腰背部
    d、手指螺纹面

3、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
    a、手法经常和其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b、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每个操作,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

4、摩法和揉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着力部位
    b、力量大小
    c、操作频率
    d、是否带动皮下组织

5、小儿推拿手法中最轻,常用于小儿头面的是( )
    a、摩法
    b、旋推法
    c、运法
    d、揉法

3.2单式手法(二)

1、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 )
    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痛

2、下列哪些手法需要用到介质 ( )
    a、捏脊
    b、按法
    c、揉法
    d、振法

3、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中的捣法可适用于以下哪个部位( )
    a、小天心
    b、脊柱
    c、印堂穴
    d、太阳穴

4、除( )外,均为捏脊的功效
    a、扶正祛邪
    b、滋阴养血
    c、强腰脊
    d、调阴阳、理气血

5、捏脊自下向上的功效: ( )
    a、培元气
    b、补虚损
    c、强壮身体
    d、以上三项均是

第四章 复式操作

4.1复式手法(一)

1、关于复式操作手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指具有特定手势、步骤、名称和特定主治功用的一类手法
    b、又称为“大手法”、“手诀”、“大手术”
    c、涉及多穴位、多手法的联合运用
    d、复式手法既定俗成,用于所有穴位,以关节运动为特色

2、运土入水是依据复式操作手法( )命名原则命名的
    a、操作时的动作形象
    b、手法和穴位名称
    c、主治功用
    d、穴位具体位置

3、以下关于黄蜂入洞错误的说法是( )
    a、操作时左手扶患儿头部,右手食、中二指端轻揉患儿两鼻孔
    b、此法根据主治功用命名原则命名
    c、临床上实际操作时,多揉于鼻孔下方,20~30次
    d、用于感冒风寒、鼻塞流涕、恶寒无汗等

4、可理气化痰,消积散结的复式手法是( )
    a、黄蜂入洞
    b、猿猴摘果
    c、按弦走搓摩
    d、龟尾七节、摩腹揉脐

5、临床上“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常用于治疗( )
    a、腹痛
    b、腹胀
    c、腹泻
    d、呕吐

4.3复式手法(二)

1、关于打马过天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时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手食、中二指从腕横纹循天河向上拍打至肘横纹,也可用弹法,以红赤为度
    b、该手法退热、活络,临床上用于高热、烦渴
    c、该手法温阳、补虚,临床上用于畏寒、泄泻
    d、可与推上三关合用

2、以下关于飞经走气法说法错误的是( )
    a、本法是在遍运五经穴后,左手四指自曲池轮流弹跳至总筋,操作9次,再以拇、食二指拿阴池、阳池两穴不动,最后再用右手握患儿四指做屈伸动作20次,左右摆动20次
    b、此法在临床应用中,通经活络的效果十分显著
    c、此法在临床应用中,清肺化痰的效果十分显著
    d、《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曰:“飞经走气法:化痰动气。先运五经穴;后做此法。用五指关张,一滚,一笃,做至关中,用手打拍乃行也。”

3、( )为运土入水
    a、从大指根起,经大鱼际,小天心、小鱼际运至小指根处
    b、从小指根起,经小鱼际,小天心、大鱼际运至大指根处
    c、从大指根起,经四横纹运至小指根处
    d、从小指根起,经四横纹运至大指根处

4、关于水底捞明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自小指尖沿小指掌面至指根,经小鱼际至小天心后转入内劳宫,如捞明月之状,一拂而起
    b、多用于小儿发热、心烦等各种热证
    c、可运用于小儿的抽动症、多动症
    d、此法性温热,有补虚功效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儿头面四大手法 ( )
    a、开天门
    b、推坎宫
    c、揉印堂穴
    d、揉太阳

第五章 儿科发展史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治法

5.1儿科及小儿推拿发展史

1、小儿推拿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
    a、从秦汉至南北朝的萌芽、隋唐到明初的奠基、明末到清代的形成
    b、从秦汉至北宋的萌芽、南宋到明初的奠基、明末到清代的形成
    c、从秦汉至西晋的萌芽、东晋到明初的奠基、明末到清代的形成
    d、从秦汉至南北朝的萌芽、隋唐到明代的奠基、元初到清代的形成

2、抄腹法,最早见于( )
    a、《千金要方》
    b、《肘后备急方》
    c、《外台秘要》
    d、《颅囟经》

3、隋唐至明初是小儿推拿的( )阶段
    a、萌芽
    b、奠基
    c、形成
    d、巅峰

4、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 )该书提出了小儿“纯阳之体”的理论,阐述小儿脉法及囟门诊察法;论述了惊、痫、疳等证治,勾勒出中医儿科学的基本轮廓
    a、《小儿推拿秘诀》
    b、《水镜图说》
    c、《颅囟经》
    d、《小儿推拿广意》

5、捏脊法首创于( )
    a、《金贵要略》
    b、《诸病源候论》
    c、《肘后备急方》
    d、《备急千金药方》

5.2生理特点

1、关于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脏腑”即五脏六腑
    b、“娇嫩”即娇小柔弱
    c、“形”,则是一切有形之体的总称,包括脏腑、四肢百骸、皮毛、经络等结构
    d、“气”,泛指阴气和阳气

2、“稚阴稚阳”所对应的小儿生理特点是( )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b、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c、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d、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3、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到:“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这里的“阳”指( )
    a、一切有形之质
    b、脏腑及有形之质的各种生理功能
    c、阳气
    d、六腑

4、关于小儿“纯阳”之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纯阳”概括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生理特点
    b、“阳”代表生长、发育和上升,代表功能
    c、“纯”字则说明生长的旺盛、迅速、占主导地位
    d、说明小儿体内只有阳没有阴

5、关于小儿第二个生理特点: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机”指生命力和活力
    b、“发育”包括各个形质单元以及小儿整体与功能的成熟过程
    c、小儿年龄越小发育越迅速
    d、可以把小儿看成缩小版的成人辨证论治

5.3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这一病理特点对应的生理特点是( )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b、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c、小儿为纯阳之体
    d、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2、《医原》有言:小儿“肌肤疏薄,易于感触”,又如《解儿难》中提到的:“小儿肤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奈三气发泄。邪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说明小儿( )的病理特点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b、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c、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d、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3、关于小儿病理特点: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灵指小儿较之成人更有灵性
    b、“清”指洁净
    c、脏气清灵概括了小儿脏腑、气血与经络的肃洁状态,决定了小儿对外界刺激感应快、传递快、整合快和反应快
    d、清灵是脏腑受损后再生与修复的必要条件,加之小儿为纯阳之体,病因单纯,未形成宿疾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小儿疾病相比较成人更容易康复

4、《景岳全书·小儿则》认为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顽者之比。”说明小儿( )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
    b、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c、脏器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
    d、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

5、小儿时期,容易犯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原因是( )
    a、脾常不足
    b、肺常不足
    c、肾常虚
    d、肝常有余

5.4小儿生理常数

1、身高即身长,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由头、脊柱、下肢长度构成。一般而言,( )以上立位测量身高;( )以下仰卧位测量身高。
    a、3岁;3岁
    b、2岁;3岁
    c、3岁;4岁
    d、4岁;4岁

2、前囟闭合时间约在 ( ) 岁
    a、0.5-1
    b、1-1.5
    c、1.5-2
    d、2-2.5

3、出牙顺序是先下后上,自前向后,唯 ( ) 例外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恒牙

4、查看指纹是儿科独有的诊断方法,主要用于( )岁以下小儿
    a、2
    b、3
    c、4
    d、5

5、正常小儿指纹颜色为 ( )
    a、红黄隐隐
    b、淡红隐隐
    c、淡黄隐隐
    d、淡紫隐隐

5.5小儿推拿治疗八法

1、关于小儿推拿治疗八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治疗八法是介于治则和具体治法之间,用于归类具体治法的理论
    b、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正式提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c、只适合小儿推拿遵循的基本法则
    d、为中医针灸、方药、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2、汗法适用于以下除( )外的情况
    a、外感风寒表证
    b、风疹
    c、高热无汗
    d、泄泻

3、吐法的适用于( )
    a、邪气经口鼻而入,病位较高,且尚停留于上中二焦
    b、食物中毒,异物梗阻或锁喉之证
    c、肺气郁闭之小便不通,或尿失禁
    d、其余几项均可

4、使用温法时应注意( )
    a、温法只适用于里寒证
    b、使用温法时手法力度宜轻,时间宜长,使得力量缓缓深透
    c、推拿时一般配合寒凉类介质,比如薄荷水等
    d、温法的代表手法与穴位如退下六腑

5、使用汗法时需要注意( )
    a、使用汗法时手法力度应较轻
    b、汗法使腠理开,毫毛摇,所以治疗期间或治疗无须避风寒
    c、使用汗法时手法力度应稍重,若小儿哭闹则更有助开出,但须中病即止,见汗即收
    d、治疗前10分钟让患儿进食

第六章 治疗篇

6.1过敏性鼻炎

1、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表现为 ( )
    a、鼻痒、喷嚏、流清涕
    b、喷嚏、咳嗽痰多
    c、鼻流浊涕、量多不止
    d、鼻流清涕

2、鼻炎患者由于鼻腔不通鼻涕无法顺畅地排出,或是倒流刺激咽喉,还有可能带来( )
    a、其余几项均有可能
    b、扁桃体炎
    c、咽炎
    d、鼻窦炎

3、如患儿有以下证候:感冒期间即鼻塞、流涕,后间歇或交替性鼻塞,或加重,鼻涕颜色黄而且黏。伴有口干、咳嗽、痰少,色黄。舌尖红,苔薄黄。可以初步诊断为( )
    a、肺经郁热
    b、痰瘀互结
    c、肺脾气虚
    d、肺阴不足

4、下列操作中具有“调天人之阴阳,疏风散邪;分利头之阴阳,清利头目;调和阴阳,清表透邪”的是( )
    a、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
    b、清肺经
    c、掐揉二扇门
    d、揉外劳宫

5、下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推拿治法及其对应的效应不正确的是( )
    a、清肺经(1~3分钟)——发散祛邪
    b、掐揉二扇门(1~3分钟)——加强发散祛邪之功
    c、揉外劳宫(1~3分钟)——为温为补,温助肺气
    d、擦肺俞(透热为度)——补肺气

6.2感冒

1、关于感冒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狭义上指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b、广义上包括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更严重
    c、流行性感冒主要症状为发热、冷颤及肌肉酸痛
    d、普通感冒比流行性感冒全身症状更明显

2、以下除( )外均为感冒的典型症状
    a、寒热往来
    b、流鼻涕
    c、鼻塞、咽痛
    d、头痛

3、关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得感冒时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除了表现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可能表现惊厥和腹痛
    b、体温超过39一40℃或更高时,可出现高热惊厥
    c、高热引起的惊厥时间较短暂,仅数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
    d、小儿得感冒时还常表现腹痛症状,多在下腹部

4、患儿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可辨为( )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燥邪感冒
    d、暑湿感冒

5、患儿出现恶寒发热,肢体困重,关节酸痛,头重如裹,舌苔白腻,脉濡,指纹滞.可辨为( )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燥邪感冒
    d、暑湿感冒

6.3发热

1、38.1~39℃为( )
    a、低热
    b、中热
    c、高热
    d、超高热

2、患儿体温一般在38℃以下,脘腹灼热而四肢冷,脘腹胀满,膨隆,扣之如鼓,不思饮食,口臭,烦躁不安,夜卧不宁,恶心呕吐,或泻下臭秽,舌苔腻,脉濡或滑指纹紫滞。可辨为( )
    a、外感发热
    b、食积发热
    c、气虚发热
    d、阴虚发热

3、发热的原因多有( )
    a、其余几项均有可能导致发热
    b、外感
    c、食积
    d、气虚、有阴虚

4、发热最常见的证型是( )
    a、外感发热
    b、食积发热
    c、气虚发热
    d、阴虚发热

5、除( )手法外均可以退热
    a、打马过天河
    b、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
    c、推上三关
    d、清心、肝、肺

6.4咳嗽

1、关于咳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它是机体防止感染的防御反射
    b、咳嗽的作用是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渗出物以及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c、直到20岁,气管的发育才逐渐完成
    d、小儿咳嗽常伴有呕吐

2、小儿出现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可辨为( )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痰热咳嗽
    d、气虚咳嗽

3、对于小儿咳嗽,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中“清肺经”功效描述最准确的是( )
    a、有清肃肺脏,化痰顺气,驱除邪气之功
    b、能清肝火,降气化痰,利于肺的清肃
    c、能健运脾胃,有利于化痰
    d、化痰行气

4、小儿的气管从第一次呼吸开始增大,生后一年内发育最为迅速,主支气管可增长1倍半,而肺叶支气管可增长2倍左右。( )气管的发育才逐渐完成。
    a、12-13岁前
    b、13-14岁前
    c、14-15岁前
    d、15岁以后

5、肃肺于前胸后背操作,功能清肃肺经,化痰止咳;搓摩胁肋于胸廓两侧操作,功能化痰散结,降气平肝;为了确保疗效,肃肺、搓摩胁肋的操作要求是( )
    a、操作300次
    b、操作1分钟
    c、以搓热为度
    d、询问患儿感受为准

6.5哮证

1、关于哮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
    b、该病多突然发生
    c、该病在春季较为多见
    d、缓解时多有明显肺脾气虚征象

2、关于哮证发作时的主要症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急迫
    b、气喘不止,喉中无痰鸣
    c、胸闷气短、不能平卧
    d、喉间痰鸣如“水鸡声”

3、关于哮证病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素体肺、脾、肾三脏功能亢盛
    b、痰饮留伏于肺,哮喘之夙根
    c、嗜食咸酸是最常见的诱因
    d、哮喘小儿多无家族史

4、哮喘发作期责之于( ),属于实证
    a、肺
    b、脾
    c、肝
    d、肾

5、哮证诱发因素有很多,比如( )
    a、其余几项均是
    b、天气变化
    c、饮食不慎
    d、吸入异物

6.6喘证

1、关于喘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喘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b、喘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云:“肺病者,喘息鼻张”
    c、初病在肺,久则累及脾肾
    d、发病时呼吸急迫,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如“水鸡声”

2、喘证有虚实之分,( )
    a、实喘责之于风寒、痰浊、火热和肝气
    b、虚喘责之于肺脾气虚,尤其是肺气虚
    c、初病在肺肾,久病及脾
    d、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喘

3、在临床表现上,虚喘( )
    a、大多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且气粗,声音高大
    b、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且气怯,同时低微,少有痰鸣咳嗽
    c、病情较急
    d、伴有痰鸣咳嗽,面红身热,痰多粘稠,便秘,苔腻

4、关于喘证的治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治疗应分清虚实邪正
    b、实喘:其治在肺,以祛邪利气为主
    c、实喘应区别寒热痰气,分别采取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等
    d、虚喘:以培补中焦为主,重在补脾,兼以补肺

5、喘证患儿除基本方治疗之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辩证加减,( )
    a、热喘者加按揉云门、中府,催痰法,拨天突,推箕门
    b、痰喘者加清天河水,开天门,拿风池与拿肩井,捏挤大椎
    c、虚喘者加推上三关,点腰阳关,振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d、肺气不敛者重点清肝经,加运内八卦,掐揉五指节,赤凤摇头法,搓摩胁肋

6.7厌食

1、厌食指小儿较长时期不欲进食,甚至厌恶进食的一种病证,多见于( )儿童
    a、1个月~1岁
    b、1~6岁
    c、5~10岁
    d、14~18岁

2、关于儿童消化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食道较窄而长,食道粘膜在1岁以前发育较为薄弱
    b、胃的容积在生后最初的20天有显著增长
    c、人工喂养的孩子胃容积一般会比母乳喂养的要大
    d、小儿肠道在出生时已全部完成

3、患儿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明显减少,胸闷脘痞,嗳气泛恶,口臭,进食稍多则脘腹饱胀,疼痛而拒按,胃内振水声,夜卧不安,大便不调,舌苔白腻,脉濡,辨为( )证
    a、胃脘积滞
    b、脾胃气虚
    c、胃阴不足
    d、肝气犯胃

4、( )为传统消食化积经典穴位,有“脾胃之门”称号,能升清降浊,消胀除满
    a、板门
    b、内八卦
    c、胃经
    d、二扇门

5、肝气犯胃者可在基本方基础上( )
    a、加掐揉小横、振中脘,点脾俞、胃俞,揉天枢,推七节骨
    b、加揉脾俞、胃俞,推上三关,揉外劳宫、揉关元,摩揉神阙,推上七节骨
    c、加揉内劳宫、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分手阴阳,推下七节骨,掐承浆与廉泉
    d、加清肝经,搓摩胁肋,下推膻中,点肝俞

6.8便秘

1、关于小儿便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b、大多数与生活环境、精神因素和排便习惯等有关
    c、以器质性便秘居多
    d、以功能性便秘居多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 )
    a、大肠传导失司
    b、肝气郁滞
    c、脾虚气弱
    d、肠道失润

3、便秘与小儿( )的生理特点关系密切
    a、肺常不足
    b、脾常不足
    c、心常有余
    d、肾常虚

4、以下除( )均为便秘诊断要点
    a、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
    b、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
    c、大便2日1行
    d、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

5、下列操作中能通腑泻热,润肠通便的是( )
    a、补脾经
    b、推上三关
    c、掐揉二扇门
    d、推下七节骨

6.9泄泻

1、关于小儿泄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
    b、大便溏薄者称为“泄”
    c、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天多见
    d、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

2、泄泻的基本病机是( )
    a、脾虚不能运化
    b、小肠不能分清别浊,大肠传导失常
    c、肾虚不固
    d、脾胃虚弱

3、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又因冷暖不知自调,所以容易被外邪侵袭而发病。感受风寒暑湿热均可导致泄泻,其中以( )邪最为多见
    a、风
    b、寒
    c、暑
    d、湿

4、关于泄泻的临床诊断要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便1日2行
    b、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c、急性暴泻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d、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

5、揉龟尾( )
    a、健脾益气
    b、能温阳固涩止泻
    c、具有止泻之功,可治各种泄
    d、升阳举陷

6.10呕吐

1、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不自主地经贲门、食管逆流出口腔的现象。 从生理特点上看其是因为小儿的胃,比较成人的胃,胃体比较—,胃口比较—。下列描述中最为恰当的是( )
    a、小,平
    b、小,窄
    c、软,小
    d、软,平

2、呕吐是一种常见儿科病证,基本病机为:( )。
    a、情志不畅
    b、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c、饮食失常
    d、肝气犯胃

3、小儿推拿治疗呕吐的五大手法中常用的包括“清胃经”,具体操作为( )
    a、第一掌骨尺侧缘,赤白肉际处,从上至下推3-5分钟
    b、第一掌骨尺侧缘,赤白肉际处,大鱼际旁开赤白肉际处,从下至上推3-5分钟
    c、第一掌骨桡侧缘,赤白肉际处,大鱼际旁开赤白肉际处,从上至下推3-5分钟
    d、第五掌骨桡侧缘,赤白肉际处,大鱼际旁开赤白肉际处,从上至下推3-5分钟

4、小儿推拿治疗呕吐的五大手法中常用的包括“下推中脘穴”,具体操作为( )
    a、脐上3寸,当剑突下至脐连线的中点,中脘穴从上往下推1-2分钟
    b、脐下4寸,耻骨联合至脐连线的中点,中脘穴从上往下推1-2分钟
    c、脐上4寸,当剑突下至脐连线的中点,中脘穴从上往下推1-2分钟
    d、脐上4寸,当剑突下至脐连线的中点,中脘穴从下往上推1-2分钟

5、指七个颈椎,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的直线,也叫上七节骨。其描述所对应的穴位是( )
    a、天柱骨
    b、大椎
    c、风门
    d、天枢

6.11腹痛

1、“腹痛”一词最早见于( ),但只作为一个临床症状出现,此后,腹痛由一个症状逐渐向一个病名演变
    a、《颅囟经》
    b、《黄帝内经》
    c、《山海经》
    d、《千金要方》

2、腹痛的关键病机是( )
    a、脾胃肠腑气滞,不通则痛
    b、脾胃运化失常
    c、脾胃虚寒
    d、积滞久而化热

3、腹痛的诊断要点除( )
    a、年长患儿能表述胃脘痛或腹痛
    b、血常规、大便常规和b超等都为阴性结果
    c、婴儿则表现为烦躁、啼哭
    d、触摸院腹部有异样点,如张力高、胀气、硬结,小儿啼哭、皱眉等

4、寒痛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d )
    a、加补脾经、揉外劳、推上三关各3分钟,横擦脾俞、胃俞、丹田令热
    b、重点操作胆囊穴,加点揉肝俞、胆俞、厥阴俞、天枢、神阙各3分钟
    c、加揉板门、顺运内八卦、补脾经各3分钟,掐揉四横纹10遍
    d、重点按一窝风和拿肚角,加横擦胃俞令热,推上三关、揉外劳宫、二扇门各3分钟

5、积滞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加补脾经、揉外劳、推上三关各3分钟,横擦脾俞、胃俞、丹田令热
    b、重点操作胆囊穴,加点揉肝俞、胆俞、厥阴俞、天枢、神阙各3分钟
    c、加揉板门、顺运内八卦、补脾经各3分钟,掐揉四横纹10遍
    d、重点按一窝风和拿肚角,加横擦胃俞令热,推上三关、揉外劳宫、二扇门各3分钟

6.12夜啼

1、关于夜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啼哭是小儿天性,是表达要求和痛苦的方式
    b、正常小儿哭闹有时、有度、有原因
    c、以5-10岁小儿多见
    d、夜啼指小儿夜晚啼哭,白天如常,夜夜如此,持续多夜

2、夜啼是由于( )引起的
    a、阳不入阴,阴阳不相接续
    b、阳入于阴
    c、阳主动,阴守静
    d、阳气亢盛

3、《幼幼集成.夜啼证治》记载:“小儿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同,切宜详辨。”综上,夜啼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寒、热、惊。主要有( )
    a、脾寒、胃火、惊恐
    b、肺寒、心火、惊恐
    c、脾寒、心火、惊恐
    d、肾寒、胃火、惊恐

4、生理性啼哭多( )
    a、短促、尖叫,或嘶哑,或时高时低
    b、发生于6个月内
    c、持续时间长,逗哄抱抚及喂奶不能平息
    d、声调高尖而无回声

5、夜啼的基本治法为( )
    a、平肝潜阳,宁心安神
    b、滋养肝肾
    c、清心肝
    d、清热燥湿导滞

6.13遗尿

1、遗尿是指什么年龄段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病证?( )
    a、2周岁以上
    b、2周岁以内
    c、3周岁以上
    d、3周岁以内

2、遗尿的基本病机是( )
    a、肾阳衰惫,小便不利
    b、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c、脾肾阳虚,湿浊内蕴
    d、阳损及阴,肾阴亏耗

3、气虚不固证遗尿的宜加用( )
    a、补心经、补肺经
    b、补脾经、补肾经
    c、补心经、补肝经
    d、补脾经、补肺经

4、小儿遗尿脾肾两虚证治法为( )
    a、健脾补肾,消食化积
    b、健脾补肾,益气固摄
    c、交通心肾,理气疏导
    d、健脾化湿,培元固本

5、在遗尿的预后方面的注意事项中,以下错误的是( )
    a、睡觉前让孩子排尿
    b、定时叫醒培养习惯
    c、多与小儿沟通,消除恐惧心理
    d、睡前喝一杯牛奶

6.14抽动秽语综合征

1、患儿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与哪项无关 ( )
    a、先天禀赋不足
    b、产伤
    c、感受外邪
    d、脾肾阳虚

2、抽动秽语综合征好发年龄为 ( )
    a、1~3 岁之间
    b、2~12 岁之间
    c、3~6 岁之间
    d、1~12 岁之间

3、抽动秽语综合征阴虚风动证的治法为 ( )
    a、滋阴潜阳,柔肝熄风
    b、补益肝肾,平肝熄风
    c、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d、育阴潜阳,滋肾养肝

4、抽动秽语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除哪项外均为“本虚”的表现( )
    a、肝肾不足
    b、髓海不足
    c、心肾不交
    d、脾虚失运

5、针对脾虚痰聚型抽动秽语综合征基本手法操作中,最为适宜的是( )
    a、补脾经,清肾经
    b、补脾经,清肝经
    c、清脾经,清肝经
    d、清脾经,清心经

6.15慢性扁桃体炎

1、慢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为( )
    a、慢乳蛾
    b、慢喉痹
    c、慢喉痈
    d、慢喉喑

2、扁桃体炎的含义是 :(  )
    a、位于喉关两侧之喉核   
    b、小儿喉核肥大   
    c、喉核红肿或反复发作,形似蚕蛾   
    d、喉底滤泡增生

3、引发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的原因以下错误的是( )
    a、风热邪毒
    b、禀赋不足
    c、饮食不节
    d、情志失调

4、患儿因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就诊,经检查,扁桃体肿大达咽后壁中线,即可诊断为扁桃体( )度肿大。
    a、i度
    b、ii度
    c、iii度
    d、iv度

5、患儿,4 岁。咽痛 1 周。喉核肿大暗红,咽干咽痒,日久不愈,干咳少痰,大便干结,小便黄少,兼唇红,颧赤,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最宜加用小儿推拿手法( )
    a、清心经、清肝经,按揉三阴交,擦涌泉
    b、清心经、清肝经,推上三关,捏挤板门
    c、补心经、补脾经,拿捏风池,退六腑
    d、补心经、补脾经,揉外劳宫、一窝风

6.16腺样体肥大

1、以下不是腺样体肥大在中医范畴中的病名的是( )
    a、鼻窒
    b、乳蛾
    c、鼾眠
    d、痰核

2、腺样体在( )岁后会逐渐萎缩。
    a、6岁
    b、8岁
    c、10岁
    d、12岁

3、以下不属于腺样体发作的三个阶段的是( )
    a、鼻咽感邪期
    b、失养成痰期
    c、痰瘀互结期
    d、风热搏结期

4、腺样体肥大的基本治则为( )
    a、化痰通窍
    b、理气涤痰
    c、祛邪通络
    d、扶正祛邪

5、在腺样体肥大预后的注意事项中,以下错误的是( )
    a、忌吃甜食
    b、练习鼻子吸气,嘴巴吐气
    c、缩短呼气与吸气时间
    d、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

6.17湿疹

1、小儿湿疹一般在( )岁后逐渐减轻。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2、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小儿湿疹的病因( )
    a、先天禀赋不足
    b、后天饮食失节
    c、其母孕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
    d、情志失调

3、有关湿疹的诊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皮损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
    b、有渗出倾向
    c、对称分布,边界不清
    d、伴随症状瘙痒,遇热尤甚

4、小儿湿疹脾虚湿盛证,宜加用手法( )
    a、揉丰隆
    b、揉太阳
    c、揉风池
    d、揉膻中

5、小儿湿疹血虚风燥证的治则为( )
    a、清热祛风止痒
    b、养血祛风止痒
    c、健脾祛湿止痒
    d、滋阴补气止痒

期末测验

期末测验客观题

1、最早的儿科专著为( )
    a、《小儿按摩经》
    b、《小儿药证直诀》
    c、《颅囟经》
    d、《小儿推拿秘诀》

2、捏脊法首创于( )
    a、《金匮要略》
    b、《诸病源候论》
    c、《肘后备急方》
    d、《备急千金药方》

3、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七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称为 ( )
    a、青春期
    b、幼儿期
    c、学龄期
    d、学龄前期

5、三岁的幼儿,正常身高应该是 ( )
    a、92m
    b、82m
    c、85m
    d、96m

6、小儿推拿过程中,当用力不当,导致小儿皮肤破损,处理措施选择错误的是? ( )
    a、立刻用自来水冲洗
    b、不用担心,不去管,自然会好
    c、较轻者可局部涂红药水
    d、较重者可以涂红药水

7、小儿易出现营养失调性病证,主要原因为 ( )
    a、肝常有余
    b、脾常不足
    c、肺常虚
    d、肾常虚

8、《景岳全书•小儿则》认为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顽者之比。”说明小儿( )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
    b、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c、脏器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
    d、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

9、下列关于添加辅食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少到多
    b、由稀到稠
    c、由稠到稀
    d、由细到粗

10、小儿患病易寒易热,主要与之有关的生理特点是 ( )
    a、肺常不足
    b、脾常不足
    c、肾常虚
    d、纯阳之体
    e、稚阴稚阳

11、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在 (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12、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 )
    a、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b、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

13、肝脾不和治疗宜 ( )
    a、益火补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抑木扶土法
    d、培土制水法
    e、泻南补北法

14、小儿时期,容易犯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原因是( )
    a、脾常不足
    b、肺常不足
    c、肾常虚
    d、肝常有余
    e、心常有余

15、小儿寒暖不能自调,易致 ( )
    a、饮食内伤
    b、外感六淫
    c、胎禀不足
    d、产时损伤
    e、遗传疾病

16、正常小儿指纹颜色为 ( )
    a、红黄隐隐
    b、淡红隐隐
    c、淡黄隐隐
    d、淡紫隐隐
    e、淡白隐隐

17、前囟闭合时间约在 ( ) 岁
    a、0.5-1
    b、1-1.5
    c、1.5-2
    d、2-2.5
    e、2.5-3

18、新生儿出生时头围约为 ( )m
    a、29-30
    b、30-31
    c、31-32
    d、32-33
    e、33-34

19、小儿为纯阳之体,伤于外邪以热性病证为多,其原因是六气化于( )
    a、湿
    b、寒
    c、燥
    d、火
    e、风

20、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 )
    a、神气安定
    b、经络畅通
    c、气血循行
    d、凉血止血
    e、脏腑调和

21、肾经位于( )
    a、拇指螺纹面
    b、食指螺纹面
    c、中指螺纹面
    d、无名指螺纹面
    e、小指螺纹面

22、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多用于治疗结束手法是( )
    a、开天门
    b、推坎官
    c、拿肩井
    d、拿风池
    e、揉耳后高骨

23、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 )
    a、头面部
    b、胸腹部
    c、腰背部
    d、手指指面
    e、下肢部

24、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
    a、拇指指甲
    b、拇指指腹
    c、拇指指间关节突
    d、拇指桡侧缘
    e、以上都不是

25、按法在临床上很少单独运用,多配合应用()
    a、摩法
    b、推法
    c、揉法
    d、掐法
    e、运法

26、心经位于()
    a、拇指螺纹面
    b、食指螺纹面
    c、中指螺纹面
    d、无名指螺纹面
    e、小指螺纹面

27、掌面食、中、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为()
    a、四横纹
    b、小横纹
    c、掌小横纹
    d、大横纹
    e、肾纹

28、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为()
    a、四横纹
    b、小横纹
    c、掌小横纹
    d、大横纹
    e、肾纹

29、关于五经穴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以手拇指置于外劳宫,其余四指固定握住患儿的手掌,另一手食、中、无名三指固定相应的经穴,拇指旋推
    b、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c、向心推为泻,离心推为补
    d、临床当中多采用清肾经,补肝经

30、以下穴位中,( )为急救要穴
    a、小天心
    b、少商
    c、老龙
    d、手阴阳

31、关于天河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前臂的内侧正中,从总筋到曲泽成一条直线
    b、位于前臂的桡侧,从阳池到曲池成一条直线
    c、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向上推天河水,称之为清天河水
    d、从曲泽向掌心方向推,推至掌心,运数次,向上一拂面起,操作1分钟称取天河水
    e、先运内劳官数遍,后以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手食、中两指交替或并拢的从下向上拍打天河水,以局部红赤,或微汗出为度,称之为打马过天河

32、三关位于( )
    a、前臂的内侧正中,从总筋到曲泽成一条直线
    b、前臂的尺侧缘,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条直线
    c、前臂的桡侧,从阳池到曲池成一直线
    d、掌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33、关于退下六腑与推上三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退下六腑与推上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一尺一桡,一寒一热,一泻一补
    b、退下六腑与推上三关,可单用,但临床多合用,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
    c、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
    d、若高热烦渴,发斑,发疹可单用推三关
    e、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以退六腑六数,推三关四数之比推之

34、不属于小儿补肾益智基本手法的是? ( )
    a、揉二马
    b、摩囟门
    c、推三关
    d、揉丹田

35、坎宫位于( )
    a、眉头起至鱼腰成一横线
    b、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c、印堂至囟门成一条直线
    d、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36、在小儿强肺卫、增体质的手法中,分推坎宫的功效是? ( )
    a、宣肺气,通鼻窍
    b、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c、疏风解表,调和阴阳气血
    d、宣通气血,疏风解表

3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儿头面四大手法 ( )
    a、开天门
    b、推坎宫
    c、揉印堂穴
    d、揉太阳

38、摩囟门具有祛风定惊、益智醒脑等功效,若囟门已闭,则( )代之
    a、四神聪
    b、百会
    c、印堂
    d、神庭

39、下面几个手法有镇静安神、定惊功效的是 ( )
    a、揉睛明
    b、揉太阳
    c、开天门
    d、推坎宫

40、不在背部第二侧线的足太阳膀胱经穴是 ( )
    a、魄户
    b、阳纲
    c、风门
    d、志室
    e、胞育

41、在掌区模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的()
    a、中冲
    b、合谷
    c、鱼际
    d、内劳宫

42、风池穴的定位是( )
    a、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
    b、居于枕骨下,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c、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d、是沿胸锁乳突肌走行的直线

43、位于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的腧穴是 ( )
    a、天容
    b、天柱
    c、翳明
    d、翳风

44、下列穴位中属于面状穴位的是( )
    a、中脘
    b、神阙
    c、桥弓
    d、腹

45、揉脐并天枢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下列哪一项?( )
    a、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抓住肚脐抖揉,称揉脐。也可指摩肚脐,各1到3分钟。
    b、掌或四指摩称摩腹,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c、若中指置于神阙,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天枢,同时揉三穴,称揉脐并天枢。操作1到3分钟。
    d、脐下2寸,旁开2寸左右大筋处取穴。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

46、下列那一项不是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 )
    a、揉耳后高骨
    b、推五经
    c、捏脊
    d、黄蜂入洞

47、下列哪一项手法需要频率较快 ( )
    a、揉法
    b、推法
    c、摩法
    d、运法

48、肚角位于( )
    a、脐下3寸旁开2寸左右大筋
    b、脐下2寸旁开2寸左右大筋
    c、脐下3寸旁开3寸左右大筋
    d、脐下2寸旁开3寸左右大筋

49、以下不属于小儿养心安神的基本手法 ( )
    a、清心经
    b、清肝经
    c、揉中脘
    d、清天河水

50、胁肋的定位是( )
    a、乳旁
    b、从腋下两胁至天枢穴处
    c、乳头直下,第五肋间隙
    d、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51、能疏肝消积,顺气化痰 ( )
    a、按揉中脘
    b、推揉膻中
    c、揉搓胁肋
    d、揉乳根

52、下面几个穴位为发汗要穴的是 ( )
    a、二扇门
    b、少商
    c、翳风
    d、风府

53、以下治眼病的穴位中位于目内眦的是( )
    a、睛明
    b、攒竹
    c、承泣
    d、丝竹空

54、下列八脉交会穴所通奇经正确的是 ( )
    a、后溪-任脉
    b、外关-阴维脉
    c、内关-阳维脉阴
    d、照海-阴跷脉

55、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 )
    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曲骨

56、推箕门( )
    a、可渗湿止泻
    b、是点状穴
    c、是清法代表
    d、是面状穴

57、推上七节骨的功效是 ( )
    a、温阳固涩止泻
    b、泻热导滞通便
    c、强腰脊
    d、调理二便

58、小儿推拿穴位在临床应用时有特殊的操作手法,一般面状穴位多用( )
    a、推法
    b、揉法
    c、摩法
    d、捣法
    e、掐法

59、“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其归经由上至下分别是 ( )
    a、三焦经、小肠经、胆经
    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
    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d、三焦经、胆经、小肠经

60、内八卦位于( )
    a、以内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2/3为半径所画的圆
    b、以外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2/3为半径所画的圆
    c、以内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1/3为半径所画的圆
    d、以外劳官穴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部距离的1/3为半径所画的圆

61、以下除哪个穴位外均可用于过敏性鼻炎( )
    a、四白穴
    b、鼻通穴
    c、迎香穴
    d、囟门穴

62、有利牙关、解痉挛、止流涎功效的穴位是 ( )
    a、颧髎
    b、翳风
    c、颊车
    d、人中

63、治疗寒性腹痛尤为有效的是( )
    a、揉中脘
    b、摩腹
    c、拿肚角
    d、分推腹阴阳

64、能温阳散寒,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病症的是( )
    a、揉脐
    b、摩腹
    c、揉丹田
    d、揉天枢
    e、分腹阴阳

65、临床上“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常用于治疗( )
    a、腹痛
    b、腹胀
    c、腹泻
    d、便秘
    e、疳积

66、以下穴位中除哪项外均可用于惊风,昏迷,抽搐等症( )
    a、掐睛明
    b、掐山根
    c、掐人中
    d、掐老龙

67、以下穴位除( )外均常用于外感病症
    a、风池
    b、肩井
    c、天柱骨
    d、桥弓

68、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 止咳化痰,治痰吐不利,常合用揉天突和( )
    a、运内八卦
    b、补脾经
    c、揉肺俞
    d、按揉丰隆
    e、分推腹阴阳

69、小儿风寒感冒的临床症状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
    a、发热重、恶寒轻
    b、鼻塞留浊涕
    c、口干而渴,舌质红
    d、指纹浮红

70、小儿遗尿的病机多见( )
    a、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b、肺脾气虚,水道失约
    c、心肾失交,水火不济
    d、肝经郁热,疏泄失司
    e、脾肾气虚,下元不固

71、治疗伤食泻的推拿处方是( )
    a、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b、补脾经、清大肠、退六腑 揉中脘、揉板门、运八卦、摩腹、揉龟尾
    c、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揉天枢、清天河水
    d、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捏脊、揉龟尾
    e、补脾经、补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按揉百会

72、关于乳蛾的诊断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以咽痛为主要症状
    b、急性乳蛾病程短
    c、一定伴有发热症状
    d、可见扁桃体肿大
    e、可伴有吞咽困难

73、小儿咳嗽的主要外因是 ( )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寒邪
    e、燥邪

74、抽动障碍好发年龄为 ( )
    a、1~3岁之间
    b、2~12岁之间
    c、3~6岁之间
    d、1~12岁之间
    e、6~12岁之间

75、下列各项,有关夜啼的预防与调护,不正确的是 ( )
    a、要注意防寒保暖,但勿使衣被过暖
    b、孕妇及乳母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勿受惊吓
    c、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衣被刺激等不会引起夜啼
    d、婴儿啼哭不止,要注意寻找原因,以尽早明确诊断
    e、不要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76、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或者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诊断为( )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痰湿咳嗽
    d、气虚咳嗽
    e、阴虚咳嗽

77、患儿,5 岁。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病机多为 ( )
    a、脾之气阳虚弱
    b、肺脾气阴亏虚
    c、乳食积滞内停
    d、胃之气阴不足
    e、寒湿生冷内停

78、患儿,2 岁。经常发生惊惕、抽风等症,其病位在 ( )
    a、肺
    b、脾
    c、心
    d、肝
    e、肾

79、患儿,7 岁。时值夏令,骤起发热,汗出热不解,头昏,头痛,胸闷,肢体困倦,泛恶,心烦口渴,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其证候是 ( )
    a、风热感冒
    b、时邪感冒
    c、暑邪感冒
    d、感冒夹滞
    e、感冒夹痰

80、患儿,6 个月。今晨起啼哭不安,阵阵捧腹啼叫,已解清稀大便 3 次,便多泡沫,臭气轻,可闻肠鸣,指纹淡红。其证候是 ( )
    a、湿热泻
    b、风寒泻
    c、伤食泻
    d、脾虚泻
    e、脾肾阳虚泻

期末测验主观题

1、患儿,男,2岁。腹泻3天。患儿于3日前中午起病,开始出现呕吐、腹泻,不发热,不咳,不流涕,前日呕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泻下急迫,大便呈蛋花汤样,日行10余次,无腹痛,口渴,小便量少色黄,舌红,苔薄黄,指纹紫,现于气关。查体:神清,精神稍,皮肤弹性尚可,腹软,无压痛,脱水征不明显,肛门潮红。大便常规示:黄、稀,脂肪球少许。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 ①中医疾病及证型诊断、治法,(5分) ②辨证用穴手法方案,(5分) ③上传手法操作的视频或图片。(10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