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环境化学慕课答案大全-凯发k8天生赢家

中级会计题库 3482
第一章

第一章单元检测

1、1.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 )污染水体后所引起的。 a:pb b:as c: hg d: cd
    a、pb
    b、as
    c、hg
    d、cd

2、2.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 a:温室效应 b:物种变异 c:电磁污染 d: 光化学烟雾
    a、温室效应
    b、物种变异
    c、电磁污染
    d、光化学烟雾

3、3. 属于环境生物效应的是:( )。 a:致突变 b:电磁污染 c:土壤盐碱化 d: 噪声
    a、致突变
    b、电磁污染
    c、土壤盐碱化
    d、噪声

4、4. 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和( )。 a:泥石流 b:电磁污染 c:滑坡 d: 土壤污染
    a、泥石流
    b、电磁污染
    c、滑坡
    d、土壤污染

5、5.人类活动引起的 ,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公害”)。一般分为 、 两大类。

6、6.代表性科普著作 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

7、7.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中的存在、 、 、和 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8、8. 环境污染物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分为: 、 、 。

第二章

第二章单元检测

1、( )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稀释和扩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风
    b、大气稳定度
    c、湍流
    d、浓度梯度

2、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
    a、寒冷的夜间
    b、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多云的冬季

3、甲烷的主要人为来源是( )。
    a、海洋
    b、湿地
    c、白蚁
    d、化石来源

4、以下 ( )化合物不属于大气二次污染物。
    a、o3
    b、h2o2
    c、pan
    d、o2

5、烷烃与大气中的oh自由基发生氢摘除反应,生成( )。
    a、ho2•
    b、ro•
    c、h2o
    d、r•

6、干沉降是大气中nox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7、光化学烟雾是氧化型烟雾。

8、pm2.5是指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9、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10、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不定组分。

11、pm10在呼吸过程中能深入细胞而长期存留在人体中。

12、大气的甲烷主要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被消除。

13、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是无味气体。

14、大气中的颗粒物会对酸起中和作用。

15、no2与ho•的反应是大气中气态hno3的主要来源。

16、是清洁大气中ho •的重要来源。

17、大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天然来源有: 、海洋脱气、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等。

18、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汇)有两种途径: 、湿沉降。

19、光化学烟雾的产物: 、 pan 、高活性自由基(ho2• 、ro2•等)、醛、酮、有机酸等。

20、和nox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mn、cu等是酸性气体氧化的催化剂。

第三章

第三章单元检测

1、以下( )说法与富营养化不相关。
    a、氧气过量
    b、磷酸盐过量
    c、藻类过度生长
    d、营养物质过多

2、某氧化—还原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0.80,其pe为( )。
    a、13.35
    b、13.55
    c、13.05
    d、12.08

3、以下哪种( )有机化合物易于被水解。
    a、有机氯农药
    b、多氯联苯
    c、有机磷农药
    d、二噁英

4、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 ( )表示。
    a、kow
    b、koc
    c、sw
    d、kd

5、测定以酸碱平衡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天然水体的总碱度,应以()为指示剂。
    a、甲基红
    b、酚酞
    c、甲基橙
    d、石蕊

6、往天然水体的碳酸平衡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总碳酸量不受影响。

7、pe 越小,电子活度越高,提供电子的倾向越强,水体呈还原性。

8、当分配作用占主导时,吸附系数由:在水溶液中沉积物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决定,而不受沉积物和土壤类型决定。

9、具有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或混合物称为吸附质。

10、共代谢是指与天然基质性质相近的易降解合成有机物,可作为微生物的食料(基质),参与微生物新陈代谢而降解。

11、水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为 型、 f型 、 l型。

12、天然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迁移的主要途径有: 、吸附作用、生物富集作用。

13、水体中溶解氧的汇主要有: 、水生动物和藻类的呼吸、水生植物吸收等。

14、溶液 和同离子浓度(eg:ca2 )的变化,都将破坏碳酸钙溶解—沉淀平衡。

15、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腐殖质、微生物等)被阳光激发后,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称为 。

第四章

第四章单元检测

1、土壤中,以下离子( )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ca2
    b、fe3
    c、na
    d、h

2、土壤中的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致酸离子和盐基离子,其中h 和( )属于致酸离子。
    a、mg2
    b、na
    c、ca2
    d、a13

3、重金属的生态效应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以下哪种( )存在形态的重金属更易被生物利用。
    a、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b、碳酸盐结合态
    c、残渣态
    d、可交换态

4、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是()。
    a、形成配合物和吸附过程
    b、吸附和扩散过程
    c、扩散和质体流动过程
    d、吸附和质体流动过程

5、以下( )物质属于土壤次生矿物。
    a、云母类
    b、次生硅铝酸盐类
    c、长石类
    d、石英

6、土壤活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 和a13 。

7、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部分为致酸离子,则这种土壤为盐基不饱和土壤。

8、土壤胶体表面带有电荷,从酸性到碱性,胶体表面电荷由负变到正。

9、以碳酸盐结合态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对ph值最敏感。当ph值下降时,易重新释放出来而进入环境中。

10、只有盐基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

11、有机汞农药降解快,残毒大。

12、质体流动是由水或土壤微粒或是两者共同作用所致,属于自身作用。

13、土壤与农药之间的吸附越强,农药的移动越容易。

14、非离子型农药与土壤有机质的分配作用的吸附等温线是线性的。

15、在有氧条件下土壤中的氨经微生物作用氧化生成硝酸盐。

16、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固相指 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重的90-95%。液相指土壤水分、及其可溶物,两者合称为土壤溶液。

17、土壤胶体的 和凝聚 ,决定着土壤中胶体微粒与微量污染物结合的粒度分布,因而影响着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

18、氨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氧化生成硝酸盐的过程,称为 作用。

19、土壤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有: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和残渣态。

20、重金属通过 、扩散截获到达植物根部,根部通过主动吸收、被动吸收等方式吸收重金属,重金属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向地上部运输。

第五章

第五章单元检测

1、lc50表示的是 ( )
    a、半数有效剂量
    b、半数有效浓度
    c、半数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浓度

2、两种毒物致动物的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    a、独立作用
    b、相加作用
    c、拮抗作用
    d、协同作用

3、以下( )生物不属于异养生物。
    a、鱼
    b、虾
    c、藻类
    d、蟹

4、汞的生物甲基化的主要甲基供体是 ( )。
    a、p450
    b、甲基钴氨素
    c、甲烷
    d、nad

5、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 镶嵌组成的。

6、在抗汞微生物的作用下,甲基汞或者无机汞转化为单质汞的过程称为汞的 。

7、脂肪酸在有氧氧化条件:经过酶促β-氧化途径变成脂酰辅酶a和 ,然后进入tca循环,最后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8、微生物参与汞的形态转化的主要方式有 作用和还原作用,决定着土壤中胶体微粒与微量污染物结合的粒度分布,因而影响着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

9、辅酶a是一种转移酶的辅酶,所含的 与酰基形成硫酯,而在酶促反应中起着传递酰基的功能。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

1、植物对重金属产生耐性的几种机制?

2、大气中存在的重要的自由基的种类及其来源?

3、某日一主要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的化工厂,其危废储存间发生爆炸,并引发多个车间起火爆炸,试从可能产生的有害化学物的种类、有害化合物的迁移转化及其生态效应等方面阐述其对生态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及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暴露风险?

4、雾和霾的特点和区别?霾会带来哪些危害?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冬季灰霾频发,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灰霾的成因?

5、简述氮肥和磷肥在土壤中迁移转化途径?土壤中的化学肥料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到大气和水环境?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哪些潜在暴露风险?

6、试述水环境中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