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凯发k8天生赢家

招录类题库 9560
第一單元

單元測試(一)

1、《晉靈公不君》一文中,身份為史官的人物是
    a、宣子
    b、提彌明
    c、靈輒
    d、董狐

2、下列君主的謚號中,屬於美謚的一項是
    a、晉靈公
    b、魯哀公
    c、鄭武公
    d、隋煬帝

3、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晉靈公不君。
    b、莊公寤生,驚姜氏。
    c、宣子驟諫。
    d、提彌明死之。

4、我國第一部系統完備的字典是
    a、《漢語大字典》
    b、《說文解字》
    c、《辭源》
    d、《康熙字典》

5、《鄭伯克段于鄢》中,“亟請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
    a、迅速
    b、急忙
    c、屢次
    d、竭力

6、《左傳》是我國第一部( )體的歷史著作。

7、《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中“闕”的意思是( )

8、《晉靈公不君》一文中“莫之繼也”句中的動詞賓語是( )

9、《经籍籑诂》是清代( )主編的。

10、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共有( )個部首。

第六單元

單元測試(六)

1、《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下列哪一項不屬於頌?( )
    a、夏頌
    b、商頌
    c、周頌
    d、魯頌

2、《詩經 · 周南 · 關雎》篇“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服”的意思是( )
    a、衣服
    b、想念
    c、征服
    d、語氣詞,無義

3、《詩經 · 王鳳 · 黍離》篇“行邁靡靡,中心摇摇”中“靡靡”的意思是( )
    a、漸漸
    b、随风倒伏貌
    c、緩慢的樣子
    d、順暢貌

4、下列選項中不屬於雙聲連綿詞的是( )
    a、輾轉
    b、窈窕
    c、參差
    d、踟躕

5、《史記 · 孔子世家》關於《詩經》編訂所持的說法是( )
    a、采詩說
    b、作詩說
    c、刪詩說
    d、獻詩說

6、《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周代詩歌( )篇

7、《詩經 · 周南 · 關雎》篇“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中“之”指代的是( )

8、《詩經 · 周南 · 關雎》的第一章押韻的韻部是( )

9、《詩經 · 周南 · 桃夭》篇“之子于歸”中“于歸”的意思是( )

10、假借可以分為本無其字的假借和本無其字的( )

第七單元

單元測試(七)

1、《詩經》的第一重注解是漢代毛亨的傳,同時還有漢代鄭玄的( )

2、《禮記》的第一重注解是漢代鄭玄的注,唐代( )的正義

3、史記三家注指《史記正義》、( )、《史記集解》

4、朱熹為《詩經》所作的注叫( )

5、“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中的注釋術語是( )

6、“沃若,潤澤貌”中的注釋術語是( )

7、“讀如”、“讀若”一般用於( ),但有時也用本字來破假借字

8、( )簡稱“脫”,也叫“脫字”,這個術語專指古籍中脫落了文字的現象

9、除了為古書做注解和考證工作之外,清代學者還作了許多古籍校勘的工作。如( )為《十三經注疏》所作的《校勘记》,就是一例

10、清代學者除了為專書做注解和校勘工作之外,還利用讀書札記的形式,對古書的詞句詮釋和文字校訂提出自己的看法,如( )的《讀書雜誌》

第八單元

古代漢語學期測評

1、下列詞中古今詞義基本沒有變化的是( )
    a、再
    b、羊
    c、勸
    d、是

2、《戰國策 · 馮諼客孟嘗君》“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中“給”的意思是( )
    a、供給
    b、給予
    c、送給
    d、還給

3、《史記 · 淮陰侯列傳》“恐吾至阻險而還”中“阻險”的關係是( )
    a、反義並列
    b、同義並列
    c、動賓關係
    d、偏正關係

4、“六書”中只有象形、會意、形聲、( )是造字法,( )是用字法
    a、假借;指事、轉注
    b、指事;轉注、假借
    c、轉注;指事、假借
    d、孳乳;假借、轉注

5、上古喻四歸( )
    a、匣
    b、定
    c、章
    d、船

6、下列屬於雙聲連綿詞的是( )
    a、首鼠
    b、匍匐
    c、參差
    d、窈窕

7、下列漢字中都是指事字的是( )
    a、上、下
    b、日、果
    c、瓜、甘
    d、朱、本

8、下列句子中,“者”字用在時間詞後面作助詞的是( )
    a、夫顓臾,昔者先王以为東盟主
    b、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农夫也
    c、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国也
    d、老臣今者殊不慾食

9、下列句子中的“而”是連詞,用在狀語和中心語之間的是( )
    a、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此惟救死而恐不贍
    d、任重而道遠

10、關於“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說法正確的是( )
    a、“夫子”是句子的主語
    b、“疾”是“痛恨”的意思
    c、第二個“夫”是指示代詞
    d、句子中的兩個“之”都是代詞

11、現在最通行的《禮記》注本《禮記注疏》,是東漢杜預作的注,唐孔穎達作的疏

12、聲訓是指為某字注音

13、“齊王使使者問赵威后,書未發”中“發”是打開的意思

14、“三十六字母”反映的是先秦兩漢的聲母系統

15、古代漢語中,“兩”的意思和“二”差不多,表示數量

16、《戰國策》的書名是由西漢( )所擬定的

17、清代的說文四大家是( )、桂馥、王筠、朱駿聲

18、秦國統一六國後頒行的標準字體是( )

19、在《詩經 · 豳風 · 七月》“二之日栗烈”中,“栗烈”是( )連綿詞

20、清代王引之所著的( )是一部重要的虛詞研究字典

第三單元

單元測試(三)

1、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各家之說,作( ),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最早的《論語》注本。
    a、《論語正義》
    b、《論語譯注》
    c、《論語義疏》
    d、《論語集解》

2、下列選項中不屬於漢初所傳《論語》的一項是( )
    a、古論語
    b、齊論語
    c、魯論語
    d、韓論語

3、《論語 · 先進》篇“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中“攝”的意思是( )
    a、攝入
    b、逼近
    c、輔助
    d、牽引

4、《論語 · 陽貨》篇“鄉原,德之賊也。”中“原”的意思是( )
    a、元老
    b、根本
    c、通“愿”,忠厚
    d、通“源”,水源

5、下列句子中不屬於判斷句的一項是( )
    a、冬,晉文公卒。(《左傳 · 僖公三十二年》)
    b、是非君子之言也。(《禮記 · 檀弓上》)
    c、南冥者,天池也。(《莊子 · 逍遙遊》)
    d、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冰車,管仲之力也。(《論語 · 憲問》)

6、漢人輯錄《禮記》有兩種本子,其中《大戴禮記》的作者是( )。

7、《禮記 · 大同》中與“大同”相對的概念是( )。

8、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詞組為( ),表示判斷的。

9、《論語 · 先進》篇“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中“或”的意思是( )。

10、《論語 · 季氏》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中”夫“的詞性為( )。

第四單元

單元測試(四)

1、下列選項不屬於孟子的主張的是( )
    a、“仁政”
    b、“王道”
    c、“霸道”
    d、“性善論”

2、《孟子 · 寡人之於國也》篇“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句中“庠序”的意思是( )
    a、次第
    b、學校
    c、禮法
    d、宗廟

3、下列各句中劃線詞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填然鼓之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許子衣褐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棄甲曳兵而走

4、下列選項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晉靈公不君
    b、驚姜氏
    c、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d、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5、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凶:穀物收成不好。
    b、鄰國之民不加少。 加:更。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檢:通“撿”,撿拾。
    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歸罪,責備。

6、南宋時,朱熹把( )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為“四書”。

7、《孟子 · 寡人之於國也》篇“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中的通假字是( )

8、《孟子 · 寡人之於國也》篇“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中的“河”是指( )

9、“爾何曾比予於管仲”句中的“爾”屬於第( )人稱。

10、《孟子正義》是現在通行的《孟子》注本之一,作者是清代的( )

第五單元

單元測試(五)

1、下列主張不是老子提出的是( )
    a、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b、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c、無為而治
    d、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2、下列哪篇文章不是莊子所著?( )
    a、《逍遙遊》
    b、《庖丁解牛》
    c、《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d、《秋水》

3、下列選項中劃線詞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小國寡民
    b、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c、甘其食
    d、美其服

4、《莊子 · 逍遙遊》篇“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息”的意思是( )
    a、休息
    b、氣息
    c、生長
    d、消失

5、下列選項中沒有出現連詞的一項是( )
    a、生莊公及共叔段
    b、子路率爾而對
    c、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d、庖丁釋刀對曰

6、《莊子 · 秋水》篇“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中“見”的詞性是( )

7、《莊子》一書,包括內篇、外篇和( )

8、《莊子 · 逍遙遊》篇“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中“果然”的意思是( )

9、《老子》中“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句中的通假字是( )

10、《莊子 · 庖丁解牛》篇“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中“歲、月”的用法是名詞用作( )

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二)

1、下列不是戰國四公子的是
    a、春申君
    b、孟嘗君
    c、昌平君
    d、信陵君

2、《馮諼客孟嘗君》中,“孟嘗君客我”句中“客”的意思是
    a、客人
    b、以……為客
    c、使……為客
    d、作客

3、《趙威后問齊使》一文中,“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一句中“問”的意思是
    a、質問
    b、詢問
    c、聘問
    d、問好

4、成語“狡兔三窟”出自下列哪本書?
    a、《戰國策》
    b、《韓非子》
    c、《馮諼客孟嘗君》
    d、《史記》

5、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使人屬孟嘗君
    b、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
    c、視吾家所寡有者
    d、孟嘗君不說

6、( )是六書中最能產的造字方式。

7、《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一部( )體史書。

8、《趙威后問齊使》一文中,“是助王養其民也”中“是”的詞性為( )

9、《馮諼客孟嘗君》中,“於是約車治裝”句中“約車”的意思是( )

10、漢字“上”、“下”屬於六書中的( )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