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物理学与现代科技试题及答案-凯发k8天生赢家
电子信息问答 7852
第一讲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单元测验1——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爱因斯坦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
a、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
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
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
3、在物理学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还可以分
b、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没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
6、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7、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随着 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a、光学
b、经典力学
c、热力学
d、电磁学
8、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墨经
9、因著有 《中国科学技术史》, 而享誉中外的英国科学家 是 。
a、汤姆孙
b、麦克斯韦
c、李约瑟
d、卡文迪许
10、牛顿出版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叫《自然 的数学原理》
a、现象
b、科学
c、哲学
d、规律
11、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他提出了万物由原子组成
a、德谟克里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托勒密
12、下面几位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
a、杨振宁
b、李政道
c、吴健雄
d、丁肇中
13、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4、以下对物理学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物理学是“至善”的
b、物理学是“求真”的
c、物理学是“美”的
d、以上都不正确
15、下列选项中,哪些是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特点?
a、向微观世界和宇宙空间进军
b、向新事物和“复杂性”进军
c、促进高新技术发展
d、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建立和发展
16、公元前7-前6世纪,古希腊文化进入一个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其中著名的哲学三贤是:
a、泰勒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7、“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是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
18、1945年 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上万科研人员展开了曼哈顿工程,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惊人的武器——氢弹
19、11世纪北宋科学家沈括撰写了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天工开物》
20、11世纪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了航海用的指南针,并发现了地磁偏角。
21、法拉第的伟大成就,一是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二是提出了“场“的概念
课后作业1——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1、人类社会三次工业革命的物理理论基础和标志是什么?
2、古代中国人民对科技都有哪些贡献?试举出4例以上
第二讲 力学与航天技术
单元测试2——力学与航天技术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
a、库仑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2、牛顿出版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叫《自然 的数学原理》 ( )
a、现象
b、科学
c、哲学
d、规律
3、我国“神州号”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是什么时间? ( )
a、1992年9月
b、1999年11月
c、2003年10月
d、2005年10月
4、万有引力公式中的万有引力常数g,它最早是由 通过扭称实验测得的。
a、库仑
b、伽利略
c、牛顿
d、卡文迪许
5、火箭推进是利用了 守恒定律( )
a、机械能
b、动量
c、角动量
d、能量
6、万有引力定律不仅正确地解释已知行星的运动规律,并准确预言了哈雷彗星的轨道和出现的周期等,还在1846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它是( )。
a、火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7、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椭圆,当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地球运动的速度大小将(地球运动中受到太阳的引力方向在地球与太阳的连线上,并且可认为这时地球只受到太阳的吸引力)( )
a、不断变大
b、逐渐减小
c、大小不变
d、没有具体数值,无法判断
8、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的引力大造成的
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而造成的
c、苹果对地球的作用力和地球对苹果的作用力是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9、原子核内部存在的基本相互作用力包括了下列哪几种?
a、万有引力作用
b、电磁相互作用
c、强相互作用
d、弱相互作用
10、下列哪些情况牛顿力学是不适用的:()
a、高速运动的情况
b、低速运动的情况
c、微观粒子的运动
d、宏观物体的运动
11、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目前,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有:
a、中国北斗导航系统(bds)
b、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c、伽利略导航系统(gsns)
d、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gnss)
12、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大,速度减小
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都是一定的
c、我们国家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也定点在赤道上空
13、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增大,则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将增加。
14、美国的“大鸟”侦察卫星可以发现地面上边长仅为0.36 m的方形物体,它距离地面高度仅有16 km,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卫星离地面越近,它的分辨率就越高,那么分辨率越高的卫星周期一定越大。
15、2009年2月10日,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产生大约12 000块太空碎片,假设这些太空碎片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质量越大的碎片速度越大。
16、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于太阳内部的核反应而使太阳发光,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质量在不断减小.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若干年后,地球绕太阳的半径与现在相比将变大。
17、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0.4g。
18、假设地球是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质量为m,若把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则物体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为无穷大。
课后作业2——力学与航天技术
1、什么是失重和超重现象?
2、什么是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第三讲 无处不在的波
单元测试3——无处不在的波
1、法拉第发现了 ,但他对物理学更大的贡献是 ,为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a、磁性起源假说,建立“场”的概念;
b、电磁感应,建立“场”的概念;
c、电磁感应,磁性起源假说;
d、磁性起源假说,电磁感应。
2、至今发现的人类关于电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 中。
a、英国医生吉尔伯特的专著《磁学论》;
b、北宋时期我国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c、战国代哲学家墨翟所著《墨经》;
d、我国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
3、判断一下哪一种是真正的波?
a、一排正在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b、一块小石子掉在池塘中而在水面上造成的向外扩展的波纹;
c、顺流而下的水;
d、打上沙滩的一个大浪,冲浪者可乘在它上面冲上沙滩。
4、利用压电晶体作为超声换能器的发明,要归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_和他的同事们。
a、朗之万
b、普朗克
c、德布罗意
d、玻恩
5、我们能看到绿色的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
a、物体吸收了绿光;
b、物体反射了红光;
c、物体反射绿光,而吸收了其他光;
d、物体反射绿光,同时还反射了其他光;
6、天波传播是无线电波通过 反射方式而进行的传播。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臭氧层
7、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把_________统一起来,实现物理学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a、电、波、光
b、电、磁、力
c、电、磁、光
d、电、力、波
8、地震波中破坏比较强的是哪种波?
a、横波
b、纵波
c、驻波
d、谐波
9、关于声波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的快;
b、次声波比超声波传播的快;
c、超声波比次声波频率高;
d、次声波比超声波频率高。
10、机械波与电磁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__________。
a、波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b、当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平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会产生波的干涉现象;
c、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障碍物的几何尺寸和波长相比拟时,会发生波的衍射现象;
d、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11、下列工作原理与电磁感应原理有关的是_________
a、铅酸电池
b、水力发电
c、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线圈
d、动圈式麦克风
12、有关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长波传播具有稳定性好,受干扰影响小,传播距离远等优点,主要采用地波的传播方式。
b、中波可用天波和地波两种方式传播。
c、短波主要靠天波传播,经电离层和地面的多次连续反射,可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d、超短波和微波的绕射能力差,又会穿透电离层,因此不适合地波或天波传播,只适合空间波传播。
13、电磁波的存在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通过电火花实验证明的。
14、按照波动说,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叠加在一起的。
15、微波泄漏等于零的微波炉是存在的。
16、夜视镜是利用红外线做出来的。
17、按照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电磁波谱的六个主要波段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c射线、g射线。
18、火车声音通过铁轨传播的速度比通过空气传播的速度慢。
课后作业3——无处不在的波
1、超声波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超声波的应用。(四例即可)
2、微波炉能加热食物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讲 绚丽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4——绚丽多彩的光
1、关于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和颜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00nm~1000nm,波长较大的是紫光
b、200nm~1000nm,波长较大的是红光
c、400nm~760nm,波长较大的是紫光
d、400nm~760nm,波长较大的是红光
2、以下表述中,正确反映了光具有波动特征的是
a、光的干涉、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b、光的折射、光的衍射和光的反射
c、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
d、光的偏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3、彩虹的形成可用光学的哪种原理解释?
a、光的干涉
b、光的折射
c、光的衍射
d、光的散射
4、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主要使用的是光的什么原理?
a、光的干涉
b、光的衍射
c、光的散射
d、光的全反射
5、观看3d电影是使用光的哪种特性?
a、光的折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偏振
d、光的干涉
6、对中国光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的是
a、王大珩
b、钱学森
c、钱三强
d、杨振宁
7、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1960年由美国物理学家 最先获得的
a、爱因斯坦
b、肖洛
c、汤斯
d、梅曼
8、2015年距阿拉伯学者伊本.海赛姆的五卷本光学著作诞生恰好一千年。一千年来,光技术带给人类文明巨大进步。为此,联合国宣布2015年为“光和光技术国际年”,简称国际光年,以纪念千年来人类在光领域的重大发现。2015年是国际光年,每年的 月 日是国际光日。
a、10月1日
b、7月4日
c、5月16
d、5月1日
9、以下条件中哪些是光波干涉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a、两束光有相同的振幅
b、两束光有恒定的相位差
c、两束光有相同的频率
d、两束光有相同的振动方向
10、实现激光的条件是什么?
a、选择可以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工作介质
b、实现亚稳态
c、用一定的方法去激励原子体系,使处于上能级的粒子数增加
d、光学谐振腔进行放大
11、激光的主要特性有
a、方向性好
b、亮度高
c、单色性好
d、相干性好
12、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跟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仪器的大小
b、光学仪器的镜头
c、入射光的波长
d、周围的环境
13、夏日的白天,在大树下乘凉时,经常发现在树荫中间有许多圆形亮斑,这是太阳光经树叶缝衍射形成的。
14、夏天,太阳光把地面晒得发热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热效应;经常在矿井下劳动的工人、软骨病人要经常晒晒太阳是因为太阳光中紫外线能促进生理作用、保障身体健康。
15、如果光从折射率小的介质入射到折射率大的介质界面时,将会发生全反射。
16、通过光的偏振,可以看出光波是横波。
17、从光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而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又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18、大气激光通信的容量大、保密性好,不受电磁干扰。同时,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不受雨、雾、雪和霜的影响。
课后作业4——绚丽多彩的光
1、光波满足相干的条件是?
2、列举激光在哪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第五讲 冷热之自然法则
单元测试5——冷热之自然法则
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能量是 的,熵是 的。
a、增加,减少
b、不变,增加
c、减少,增加
d、不变,不变
2、你的体温,如果以绝对温标表示,大约为 。
a、37k
b、137k
c、237k
d、310k
3、热力学第零定律给下面哪个概念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
a、热量
b、温度
c、能量
d、熵
4、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功热转换具有可逆性。对系统和外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b、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c、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不具有等价性。
d、自发过程都是向熵减小的方向进行的。
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指什么守恒的定律。
a、动量
b、能量
c、动能
d、电荷
6、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是
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造成功。
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造成功 。
c、任何过程都必须满足能量守恒。
d、热机效率可以等于100%
7、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什么定律?
a、热力学第零定律
b、热力学第一定律
c、热力学第二定律
d、热力学第三定律
8、热量的实质是( )
a、热量是一种物质。
b、热量是一种能量。
c、热量是状态量。
d、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少。
9、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热可以完全转换为功而不会产生其它的影响。
b、热机效率等于1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热机效率不能等于1。
c、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它不能制造成功。
d、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10、以下对熵的理解正确的有
a、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它的熵最大。
b、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的微观状态数最多。
c、熵越大品质因素越低。
d、熵越大,系统越混乱。
11、任何实际过程都是
a、不可逆的
b、可逆的
c、有方向性的
d、封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12、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是
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
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成
c、任何过程必须满足能量守恒的
d、热机效率只能小于100%
13、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14、无论通过什么方法,物体的温度都不能达到0开。
15、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但第二类永动机可以制造成功。
16、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的热量多。
17、孤立系统的熵都不可能减少。
18、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很多种表述方法,但它们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就是实际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
课后作业5——冷热之自然法则
1、热机的效率可以为100%吗?为什么?
2、什么是熵增加原理?
第六讲 走进微观世界
单元测试6—走进微观世界
1、人们关于原子结构认识的正确顺序为()
a、枣糕模型,轨道模型, 核式结构, 电子云模型
b、枣糕模型, 核式结构,轨道模型, 电子云模型
c、核式结构,枣糕模型,轨道模型, 电子云模型
d、核式结构,枣糕模型, 电子云模型,轨道模型
2、下列贡献哪一项是属于普朗克的?( )
a、电子的发现
b、能量量子化的提出
c、x射线的发现
d、物质波的提出
3、爱因斯坦“因在数学物理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发现了( )的规律”,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a、光电效应
b、狭义相对论
c、广义相对论
d、统一场理论
4、g.p.汤姆逊利用高能电子打击多晶金属箔而得到了同心圆的衍射图证实了电子的 ( )
a、粒子性
b、波动性
c、波粒二象性
d、其它都不是。
5、1906年 ( )由于电子的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
a、j.j.汤姆逊
b、.g.p.汤姆逊
c、卢瑟福
d、贝克勒尔
6、谁提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方程?
a、泡利
b、薛定谔
c、德布罗意
d、海森堡
7、氢原子的光谱可以由下列哪个理论来直接得出?
a、光子的粒子性
b、能量具有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即能量子
c、波尔的原子轨道模型
d、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8、居里夫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主要是奖励其在什么领域的贡献?
a、放射性
b、x射线
c、电子
d、波粒二象性
9、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将量子化概念应用于原子系统,提出假设有( )
a、定态假设
b、频率条件假设
c、概率假设
d、量子化条件假设
10、以下属于光电效应实验特征的有()
a、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当光的频率低于该频率时,不能打出光电子。
b、存在一个遏制电压,当反向电压大于该电压时,不能形成光电流。
c、保持光频率不变的情况下,饱和光电流的大小正比于光的强度。
d、光电子的产生过程几乎是瞬时的。
11、以下关于x射线的描述,正确的有
a、来自于高速电子轰击金属等固体
b、能够在磁场中偏转
c、很多物体,比如木头,塑料,布匹等材料,对于x射线几乎是透明的
d、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
12、下列符合微观世界运行规律的是:
a、微观粒子呈现出波粒二象性特征。
b、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确定性。
c、微观粒子可以利用波动方程来描述。
d、微观粒子可以用牛顿运动方程来描述。
13、物体只有在摄氏零度以上才能发射出电磁波。
14、只有导电的物体或者带电的物体才能发射出电磁波。
15、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质。
16、1901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了电子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17、放射性是由于核外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18、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并写出了波动方程。
课后作业6—走进微观世界
1、请简述原子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请简述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德布罗意和薛定谔在量子理论发展中的主要贡献。
第七讲 时空观的革命
单元测验7—时空观的革命
1、有一对孪生兄弟小明和小伟,当他们长大到20岁时,由于航天的需要,小伟要乘坐航天飞船去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在地球上经过20年后小伟才返回地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明显得更年轻
b、小伟显得更年轻
c、他们俩一样年轻
d、无法判断谁更年轻
2、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
b、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
d、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3、(1)对某观察者来说,发生在某惯性系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的两个事件,对于相对该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其它惯性系中的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否同时发生? (2)在某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它们在其它惯性系中是否同时发生?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
a、(1)同时,(2)不同时
b、(1)不同时,(2)同时
c、(1)同时,(2)同时
d、(1)不同时,(2)不同时
4、按照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力学规律都是等价的;
b、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电磁规律不一定等价;
c、真空中的光速与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d、真空中的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5、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问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只有(1)、(2)是正确的
b、只有(1)、(3)是正确的
c、只有(2)、(3)是正确的
d、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6、若从一惯性系中测得一相对其高速运动的宇宙飞船的长度为其固有长度的一半,则该宇宙飞船相对于此惯性系的飞行速率为:[ ]
a、
b、
c、
d、
7、按照相对论的时空观,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一定是同时事件;
b、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一定是不同时事件;
c、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又同地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一定是同时同地事件;
d、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不同地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只可能同时不同地。
8、对于时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只有量的变化,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b、时间和空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9、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b、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c、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d、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10、以下哪些实验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
a、引力红移
b、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
c、光线弯曲
d、扭摆实验
11、下列结论中符合经典时空观的是( )
a、在某一参考系中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其它参考系中也同时发生的
b、时间间隔不随参考系的改变而变化
c、物体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变化而改变
d、空间距离不随参考系的改变而变化
12、以下效应属于狭义相对论的有( )
a、时间延缓
b、长度收缩
c、质量变大
d、时空弯曲
13、狭义相对论全面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 )
14、如果物体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任何人在任何参考系里面测出物体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
15、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和低速运动的问题。( )
16、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引起人们对时空认识的革命。( )
17、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着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
18、质量和长度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有关。( )
课后作业7—时空观的革命
1、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什么?
2、光线是否一定沿直线传播?
第八讲 探索宇宙奥秘
单元测试8—探索宇宙的奥秘
1、根据广义相对论,光线弯曲的原因是( )
a、时空弯曲
b、万有引力
c、折射
d、反射
2、根据宇宙辐射的微波进行计算,判定现在宇宙的背景温度约为( )
a、约0ºc
b、约273k
c、约3k
d、约-273ºc
3、1948年,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
a、伽莫夫
b、哈勃
c、彭齐亚斯
d、威尔逊
4、下列哪种宇宙系统的温度是最高的?( )
a、地球内部的温度
b、约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的温度
c、太阳中心的温度
d、太阳表面的温度
5、按照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大爆炸宇宙学估算,宇宙的年龄大致为( )
a、46亿年
b、50亿年
c、100亿年
d、130--150亿年
6、根据天文观测,从大尺度上看,宇宙物质的分布是均匀的,但可见物质(又叫明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 )左右,而暗物质、暗能量占宇宙总质量的比例远远大于可见物质
a、73%左右
b、23%左右
c、10%左右
d、4%左右
7、下面哪位科学家被誉为“天空立法者”,他的惊人成就被称为中世纪科学和近代科学的分水岭。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开普勒
8、目前认为,当恒星进入老年期的质量超过( )ms(太阳质量) (即奥本海默—佛柯父极限),这时它内部中子气的压强将抵抗不住引力的作用,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坍缩,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史瓦西半径),“黑洞”诞生了。
a、0.5倍
b、1倍
c、2倍
d、3.2倍
9、当一颗恒星的核燃料耗尽,其可能会演化成( )
a、白矮星
b、黑洞
c、中子星
d、主序星
10、宇宙大爆炸理论有三大观测支持 ,正确的是( )
a、哈勃定律
b、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原初元素丰度
d、黑洞理论
11、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早期形成各种各样宇宙观,比如有:
a、中国:盘古开天辟地
b、印度:“象—龟”模型
c、基督教:上帝的创生
d、康德:“星云假说”
12、暗物质的存在是近年来粒子宇宙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具有下列特性:
a、不发光
b、不反射光
c、不折射光
d、不与光和各种辐射发生任何作用!
13、布鲁诺是因为坚信“日心说”而被宗教法庭处以火刑,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14、“big bang”一词最早是伽莫夫提出的。
15、哈勃定律指出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大致成线性关系, 星系愈远,退行速度愈快。
16、我们从星系光谱的红移可以推断出,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这表明整个宇宙处于膨胀的状态。
17、按照理论计算,在质量 不变的条件下,把地球压缩到半径只有3千米时,它就成为了一个黑洞。
18、因观测到“3开(k)宇宙背景辐射”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美国物理学家迪克。
课后作业8—探索宇宙的奥秘
1、试从①河外天体的谱线红移(哈勃定律)②宇宙微波背景3k辐射;两个方面说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
2、通常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黑洞怎样才能被发现?
第九讲 日新月异的材料
单元测试9—日新月异的材料
1、下列哪个效应不属于纳米颗粒的特性( )
a、小尺寸效应
b、表面效应
c、霍尔效应
d、量子效应
2、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 )
a、晶体结构
b、光学性质
c、沸点
d、熔点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生物材料的是( )
a、甲壳素
b、胶原
c、再生纤维
d、聚氨酯
4、碳原子通过( )结合形成金刚石晶体。
a、共价键
b、离子键
c、金属键
d、范德瓦尔斯力
5、构成材料的最小单位是( )
a、分子
b、离子
c、原子
d、元素
6、1微米等于( )
a、10纳米
b、100纳米
c、1000纳米
d、10000纳米
7、石墨属于材料分类中的( )
a、非晶体
b、晶体
c、准晶体
d、绝缘体
8、造纸术的发明导致了( )时期大批书法家的涌现
a、晋代
b、唐代
c、宋朝
d、南北朝
9、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有( )
a、蛋白质
b、棉
c、葡萄糖
d、油脂
10、超导体的基本物理特性有( )
a、完全电导性
b、完全抗磁性
c、通量量子化
d、金属效应
11、介于宏观和微观的纳米体系中,材料的很多性质都发生了改变,包括( )
a、金属银失去了典型的金属特征
b、纳米二氧化硅的电阻下降了几个数量级
c、金属的电阻会减小
d、氧化物的电阻会增大
12、被科学家称为生命要素的物质有( )
a、蛋白质
b、糖
c、脂肪
d、维生素
13、太阳能电池利用了材料的光生伏特效应原理
14、甲壳素被称为第六生命要素
15、石墨中的碳原子都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成晶体
16、甲壳素是地球上仅次于植物纤维的第二大生物资源
17、透明质酸是天然生物材料
18、富勒烯不是碳的同素异性体
课后作业9—日新月异的材料
1、请列举用硅半导体材料制作电子元器件的三大优点
2、半导体中有几种载流子?分别是什么?
第十讲 能源与信息技术
单元测试10—能源与信息技术
1、下列能源属于非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2、下列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燃料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潮汐能
d、石油
3、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语言的使用
b、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c、文字的出现和使用
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4、( )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
a、秦山核电站
b、大亚湾核电站
c、田湾核电站
d、福清核电站
5、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
a、1980年
b、1946年
c、1948年
d、1950年
6、有线电报机的发明人是( )
a、莫尔斯
b、马可尼
c、特斯拉
d、贝尔
7、无线电报机的发明人是( )
a、莫尔斯
b、特斯拉
c、马可尼
d、贝尔
8、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爆炸了的名为“小男孩” 的原子弹是以( )为主要燃料。
a、铀
b、钚
c、氘
d、氚
9、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
10、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包括(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地震
d、洪涝
11、太阳能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b、非再生资源
c、清洁能源
d、非清洁能源
12、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有( )。
a、中国
b、美国
c、韩国
d、俄罗斯
13、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 ( )
14、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 ( )
15、1原子弹利用的是核裂变 ( )
16、氢弹是利用核聚变 ( )
17、托卡马克装置是惯性约束聚变装置 ( )
18、压阻式传感器是基于压阻效应 ( )
课后作业10—能源与信息技术
1、什么是遥感技术?请举不同波段三类遥感加以说明。
2、比较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利用哪种能源更好?
《物理学与现代科技》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墨经
2、考古中确定文物年代,利用的是 核的衰变
a、c12
b、c13
c、c14
d、c15
3、牛顿出版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叫《自然 的数学原理》
a、现象
b、科学
c、哲学
d、规律
4、在地面上发射一航天器,使之能脱离太阳引力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这个速度为
a、7.9千米每秒
b、11.2千米每秒
c、16.7千米每秒
d、30万千米每秒
5、法拉第发现了 ,但他对物理学更大的贡献是 ,为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a、磁性起源假说,建立“场”的概念
b、电磁感应,建立“场”的概念
c、电磁感应,磁性起源假说
d、磁性起源假说,电磁感应
6、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太阳发出的高能射线的影响,这是因为
a、平流层的存在
b、臭氧层的存在
c、对流层的存在
d、电离层的存在
7、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主要使用的是光的 原理。
a、光的干涉
b、光的衍射
c、光的偏振
d、光的全反射
8、对中国光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的是
a、王大珩
b、钱学森
c、钱三强
d、杨振宁
9、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能量是 的,熵是 的。
a、增加,减少
b、不变,增加
c、减少,增加
d、不变,不变
10、能量单位焦耳和卡的换算关系是
a、1焦耳=4.18卡
b、1卡=4.18焦耳
c、1卡=0.24焦耳
d、1卡=8.24焦耳
11、人们关于原子结构认识的正确顺序为
a、枣糕模型,轨道模型, 核式结构, 电子云模型
b、枣糕模型, 核式结构,轨道模型, 电子云模型
c、核式结构,枣糕模型,轨道模型, 电子云模型
d、核式结构,枣糕模型, 电子云模型,轨道模型
12、下列贡献属于普朗克的是
a、电子的发现
b、能量量子化的提出
c、x射线的发现
d、物质波的提出
13、有一对孪生兄弟小明和小伟,当他们长大到20岁时,由于航天的需要,小伟要乘坐航天飞船去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在地球上经过20年后小伟才返回地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显得更年轻
b、小伟显得更年轻
c、他们俩一样年轻
d、无法判断谁更年轻
14、狭义相对论诞生的时间是
a、1915年
b、1911年
c、1905年
d、1900年
15、根据广义相对论,光线弯曲的原因是
a、时空弯曲
b、万有引力
c、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
16、根据宇宙辐射的微波进行计算,判定现在宇宙的背景温度约为
a、0ºc
b、273k
c、3k
d、-273ºc
17、太阳能电池利用的是 原理
a、电子退激发光
b、空穴退激发光
c、光生伏特效应
d、热敏电阻
18、1微米等于 纳米
a、10
b、100
c、1000
d、10000
19、下列能源属于非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20、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精神、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
21、公元前7-前6世纪,古希腊文化进入一个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其中著名的哲学三贤是
a、泰勒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2、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目前,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有
a、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gnss)
b、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bds)
d、伽利略导航系统(gsns)
23、机械波与电磁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__________
a、波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b、当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平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会产生波的干涉现象
c、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障碍物的几何尺寸和波长相比拟时,会发生波的衍射现象
d、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24、光波干涉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有
a、两束光有相同的振幅
b、两束光有恒定的相位差
c、两束光有相同的频率
d、两束光有相同的振动方向
25、以下对熵的理解正确的有
a、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它的熵最大
b、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的微观状态数最多
c、熵越大品质因素越低
d、熵越大,系统越混乱。
26、揭开微观世界的三大发现为
a、放射性的发现
b、物质波的发现
c、x射线的发现
d、电子的发现
27、以下实验中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的有
a、引力红移
b、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
c、光线弯曲
d、扭摆实验
28、当一颗恒星的核燃料耗尽,其可能会演化成
a、白矮星
b、黑洞
c、中子星
d、主序星
29、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有
a、蛋白质
b、棉
c、葡萄糖
d、油脂
30、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
a、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c、臭氧o3
d、一氧化碳co
31、下面几位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
a、杨振宁
b、李政道
c、吴健雄
d、丁肇中
32、除了四大发明,中国古代人民杰出的科技成就还有 等。
a、李冰父子督造了造福千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b、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
c、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d、唐朝僧人一行测量了地球子午线
33、11世纪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了航海用的指南针,并发现了地磁偏角。
34、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35、火车声音通过铁轨传播的速度比通过空气传播的速度慢
36、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是紫光,最短的是红光。
37、热机的效率是不可能达到100%
38、中微子的质量是不为零的
39、运动物体的质量是随着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40、宇宙大爆炸学说中表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中心。
41、玻璃和水晶一样都是透明的,都是晶体。
42、中国没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
43、1945年 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上万科研人员展开了曼哈顿工程,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惊人的武器——氢弹
4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