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医学微生物学2020春spoc最新考试答案-凯发k8天生赢家

中文习题 1969
实验课考试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法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a、涂片-干燥-采样-固定-染色-镜检
    b、采样-涂片-干燥-染色-固定-镜检
    c、采样-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镜检
    d、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采样-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第三步所用的实验材料是
    a、结晶紫染液
    b、碘液
    c、95%乙醇
    d、石炭酸(沙皇)复红

3、抗酸染色第二步所用材料是
    a、结晶紫染液
    b、3%盐酸酒精
    c、石炭酸复红
    d、碘液

4、琼脂扩散法是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常用的方法之一,结果是依据——来判断
    a、溶血环的直径
    b、抑菌圈的直径
    c、菌落大小
    d、菌落的数量

5、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重要的试验是
    a、血浆凝固酶试验
    b、尿素酶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
    d、触酶试验

6、描述下图中革兰氏染色法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g 球菌
    b、g 葡萄球菌
    c、g 金黄色葡萄球菌
    d、g 链球菌
    e、g 双球菌

7、指出下图经特殊染色法染色镜检所见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

8、指出下图经特殊染色法染色镜检所见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
    e、中介体
    f、异染颗粒
    g、包涵体

9、下图为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药敏敏感试验结果,可初步判定该菌的药敏结果为
    a、对阿莫西林,多粘菌素e和头孢他啶敏感,对莫西沙星不敏感
    b、对多粘菌素e和头孢他啶敏感,对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不敏感
    c、对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敏感,对多粘菌素e和头孢他啶不敏感
    d、对莫西沙星敏感,对阿莫西林,多粘菌素e和头孢他啶不敏感

10、高压蒸汽灭菌法杀灭芽胞的条件是
    a、100℃, 20min
    b、100℃, 10min
    c、121.3℃, 10min
    d、121.3℃, 15-20min

11、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
    a、230-240nm
    b、250-255nm
    c、265-266nm
    d、270-275nm
    e、280-285nm

12、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a、28℃
    b、30℃
    c、37℃
    d、40℃

13、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是
    a、3-5
    b、5-7
    c、7.2-7.6
    d、7-9
    e、9-11

14、imvic试验常用于鉴别
    a、肠道杆菌
    b、球菌
    c、厌氧性细菌
    d、分枝杆菌

15、下图为悬滴法示意图。采用该方法可有助于下述病原微生物中的——感染的诊断
    a、肺炎链球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痢疾志贺菌
    d、霍乱弧菌
    e、白假丝酵母菌
    f、白喉棒状杆菌
    g、淋病奈瑟菌

16、男性,44岁。腹泻伴呕吐1天,水样便,每日10余次。次日出现米泔水样便,无里急后重感。皮肤干燥、眼窝内陷,四肢冰凉,血压70/50mmhg。为快速诊断,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是
    a、粪便常规
    b、尿常规
    c、血常规
    d、取血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e、取粪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f、取粪便标本进行悬滴法镜检

17、男,55岁。低热、盗汗、纳差、咳嗽且咳痰三周,体重减轻3kg。胸片发现左肺尖有一直径2cm的结节。医嘱病人连续3日采集晨痰标本送检,进行痰涂片直接镜检,首选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氏染色
    b、抗酸染色
    c、吉姆萨染色
    d、铁苏木素染色
    e、瑞氏染色

18、活动性风湿热病人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一般超过
    a、1:80
    b、1:160
    c、1:250
    d、1:400
    e、1:320

19、男性,20岁,因高热、休克、败血症死亡。尸体解剖心脏组织接种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取可疑致病菌菌落进行荚膜特殊染色镜检如下图,可初步诊断为因——感染致死。
    a、大肠埃希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羊布鲁氏菌
    d、鼠伤寒沙门菌
    e、脑膜炎奈瑟菌
    f、肺炎链球菌
    g、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0、男,35岁。有不洁性接触史,因近两日尿急、尿频及排尿疼痛就诊,查体可见尿道口白色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镜检,结果见下图,染色结果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g-双球菌
    b、g-球菌
    c、g-双球菌,寄生在中性粒细胞内
    d、g-双球菌,寄生在中性粒细胞内、外
    e、g-球菌,寄生在中性粒细胞内
    f、g-球菌,寄生在中性粒细胞内、外

21、男,35岁。有不洁性接触史,因近两日尿急、尿频及排尿疼痛就诊,查体可见尿道口白色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镜检,结果见下图,可诊断该病人感染由___引起
    a、肺炎链球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淋病奈瑟菌
    f、沙眼衣原体
    g、不能确定菌种,只能判断为球菌

22、女,23岁。经期3天,突发高热、休克入院。查体:腹部无压痛,皮肤未见皮疹和脓泡等。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初步诊断为毒性休克综合征。取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镜检,结果最可能的是
    a、
    b、
    c、
    d、

23、辅助诊断肠热症的试验是
    a、肥达试验
    b、turst试验
    c、抗溶血素o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汹涌发酵试验
    f、血浆凝固酶试验
    g、冷凝集试验
    h、外斐试验

24、女,20岁。参加同学生日晚宴聚餐,次日早晨起发热、腹痛、水样腹泻,午后来院就诊时共腹泻6次。第4次腹泻量不多,便中有黏液样物质,色红。第5次想大便,但无粪便排出。第6次仅少量稀便,带黏液和血。取便中黏液血部分于ss培养基分离培养,菌落特点最可能是
    a、
    b、
    c、
    d、
    e、

25、女,20岁。参加同学生日晚宴聚餐,次日早晨起发热、腹痛、水样腹泻,午后来院就诊时共腹泻6次。第4次腹泻量不多,便中有黏液样物质,色红。第5次想大便,但无粪便排出。第6次仅少量稀便,带黏液和血。取便中黏液血部分于ss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然后将可疑致病菌菌落接种铁质双糖琼脂培养基,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a、a
    b、b
    c、c
    d、d

26、大肠埃希菌imvic结果是
    a、 --
    b、--
    c、 - -
    d、- -

27、初步区分肠道杆菌有无致病性,最常用的生化反应是
    a、葡萄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麦芽糖发酵试验
    d、蔗糖发酵试验
    e、甘露糖发酵试验

28、见下图,破伤风梭菌芽胞的特点是
    a、椭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b、椭圆形,位于菌体顶端,芽胞直径大于菌体
    c、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d、圆形,位于菌体顶端,芽胞直径大于菌体,似鼓槌状

29、某患者食物中毒后,取剩余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培养物经革兰氏染色法镜检,初步确定为产气荚膜梭菌所致。革兰氏染色法镜检结果最可能是
    a、
    b、
    c、
    d、
    e、
    f、

30、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可用于_的初筛
    a、钩体病
    b、莱姆病
    c、梅毒
    d、伤寒

31、trust试验是以____为载体,检测血清中的_____。
    a、甲苯胺红,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b、碳粒,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c、甲苯胺红,反应素
    d、碳粒,反应素

32、观察下图中的病原微生物,染色方法是
    a、抗酸染色
    b、镀银染色
    c、革兰染色
    d、棉兰染色
    e、瑞氏染色

33、观察下图中的病原微生物,染色方法是
    a、结晶紫染色
    b、镀银染色
    c、瑞氏染色
    d、墨汁负染
    e、抗酸染色

34、男,40岁。主诉小便不适,阴茎冠状沟皮下有软骨样硬块,硬块直径约25px,表面有渗出物及溃疡,无压痛和活动性。体温36.9oc。取硬块表面渗出液进行染色后观察,最可能的结果是
    a、
    b、
    c、
    d、
    e、
    f、

35、某皮肤癣病人,诊断为絮状表皮癣菌所致。取鳞屑进行棉兰染色,如下图。镜下该真菌形态结构特点是
    a、菌丝侧壁及顶端有棍棒状大分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菌丝分隔
    b、菌丝侧壁及顶端有棍棒状大分生孢子,侧生或散在圆形小分生孢子,菌丝分隔
    c、菌丝侧壁及顶端有棍棒状大分生孢子,侧生或散在呈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菌丝分隔
    d、菌丝侧壁及顶端有棍棒状大分生孢子,侧生或散在呈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菌丝不分隔
    e、菌丝侧壁及顶端有棍棒状大分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菌丝不分隔

36、下图所示为____elisa法,可用于检测样本中的病毒抗原。
    a、间接法
    b、直接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竞争法

37、将细菌穿刺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结果见下图,可用于测试不同种类细菌有无特殊结构——,其中具有该结构的细菌是————。
    a、菌毛,a
    b、鞭毛,a
    c、菌毛,b
    d、鞭毛,b
    e、鞭毛,c
    f、菌毛,c

38、观察下图中某种细菌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中等大小,白色,s型菌落
    b、中等大小,白色,m型菌落
    c、中等大小,白色,r型菌落
    d、中等大小,白色,s型菌落,不溶血
    e、中等大小,白色,r型菌落,不溶血
    f、中等大小,白色,m型菌落,不溶血

39、下图中,最符合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平板生长的菌落特点的是
    a、
    b、
    c、
    d、
    e、
    f、

40、男,55岁。低热、盗汗、纳差、咳嗽且咳痰三周,体重减轻3kg。胸片发现左肺尖有一直径2cm的结节。采集标本首选的是
    a、痰液
    b、血液
    c、脑脊液
    d、尿液
    e、粪便

41、男,55岁。低热、盗汗、纳差、咳嗽且咳痰三周,体重减轻3kg。胸片发现左肺尖有一直径2cm的结节。如果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最可能的结果是
    a、
    b、
    c、
    d、
    e、

42、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建委致函市内医疗机构《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针对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拟统计各医疗机构最近一周接诊过的具有类似特点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以便防控和应对。在当时这种尚不清楚疾病的病原学的情况下,最快速的病原体检查方法是
    a、检查病毒核酸
    b、检查病毒的抗原
    c、检查血液中的抗病毒抗体
    d、免疫电镜检查病毒颗粒
    e、细胞培养
    f、血平板接种
    g、厌氧培养
    h、病原宏基因组测序
    i、动物试验
    j、鸡胚培养

43、据2020年6月19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6月18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已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的21例确诊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基于上述情况,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继续传播,对新发地市场的全体人员,宜选用下述——方法,进行病原学筛查,以便对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早诊断、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和早治疗。
    a、检测病毒核酸
    b、检测病毒抗原
    c、分离培养病毒
    d、电镜检测病毒
    e、免疫电镜检测

44、革兰氏染色法的医学意义有
    a、可用于鉴别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b、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
    c、研究细菌的致病性
    d、鉴别某种细菌的菌株
    e、鉴定细菌是否具有菌毛
    f、判定对高压蒸汽灭菌法的灭菌效果

45、表示罹患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且传染性强的血清学标志物,正确的有
    a、hbsag
    b、hbeag
    c、抗-hbs-
    d、抗-hbe-
    e、抗-hbc igm
    f、抗-hbc igg

46、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清学标志物,正确的有
    a、仅hbsag
    b、hbsag ,hbeag ,抗-hbc igm ,抗-hbc igg
    c、hbsag ,hbeag ,抗-hbc igm
    d、hbsag ,抗-hbe ,抗-hbc igg
    e、抗-hbs
    f、抗-hbs , 抗-hbe ,抗-hbc igg

47、病毒的分离培养,常见的方法有
    a、动物接种
    b、鸡胚培养
    c、细胞培养
    d、血琼脂平板
    e、巧克力平板
    f、厌氧培养基

48、判定病毒在细胞中增殖,可用的方法和指标有
    a、细胞病变
    b、红细胞吸附和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
    c、病毒干扰作用
    d、细胞代谢的改变
    e、elisa检测病毒蛋白抗原
    f、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
    g、电镜观察
    h、测定tcid50
    i、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j、空斑形成试验

49、女性,35岁。因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而继发感染阴道炎,取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镜检,明确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该病原体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特征有
    a、革兰染色阳性
    b、圆形或卵圆的孢子,大小不一,着色不均
    c、芽生孢子
    d、假菌丝
    e、有隔菌丝
    f、厚荚膜

50、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存在。下列___实验可验证"环境有菌"。
    a、齿垢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镜检
    b、空气细菌暴露实验
    c、皮肤消毒实验
    d、咽拭子分区划线接种血琼脂平板
    e、脑膜炎奈瑟菌纯培养物接种于巧克力平板
    f、血浆凝固酶实验

51、我国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类。其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e、第五类病原微生物

52、肠道致病性杆菌,常用的选择鉴别培养基有
    a、emb培养基
    b、ss培养基
    c、铁质双糖琼脂培养基
    d、血琼脂平板
    e、牛乳培养基
    f、改良罗氏培养基
    g、沙保氏培养基
    h、亚碲酸钾培养基

53、真菌病诊断,临床上最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有
    a、直接镜检
    b、真菌分离培养
    c、细胞培养
    d、核酸检测
    e、动物实验

54、鉴别染色法后普通光光学显微镜镜检,应观察镜下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有
    a、大小
    b、形态
    c、颜色
    d、排列方式
    e、有无特殊结构及其类型
    f、溶血性
    g、细菌菌毛

55、观察细菌的菌落特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a、大小
    b、颜色
    c、区分光滑型、粗糙型和黏液型菌落
    d、接种血琼脂平板的溶血性
    e、形状

56、液体培养基常用于
    a、细菌的大量增殖
    b、制备细菌的纯培养物
    c、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可疑致病菌的单菌落
    d、测试细菌有无动力
    e、长期保存菌种

57、女,15岁。因突起高热寒颤,头疼、呕吐前往医院就诊。对症治疗未见缓解。次日病情加重,头疼剧烈、呕吐频繁且呈喷射状,颈项强直,皮肤出现出血性皮疹。拟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宜采集的标本是
    a、呕吐物
    b、脑脊液
    c、血液
    d、刺破出血性皮疹的渗出物
    e、尿液
    f、粪便

58、指出下图中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镜检所见的细菌特殊结构有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
    e、中介体
    f、胞质颗粒
    g、包涵体

网站地图